热门搜索: 教案 PPT 课件 学案 导学案 课时练 练习题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单元测
6.观察土壤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的颗粒(小石子、沙、黏土)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科学探究目标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的方法了解土壤的组成成分。会用土壤沉积的方法观察到土壤成分按颗粒大小分层。科学态度目标认识到土壤是地球的重要资源。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描述是十分重要的。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具有重
上传时间:2021-01-13 | 页数:3 | 格式:DOCX | 浏览:172
第3课简易电路【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一个简单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电池。2.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科学探究目标1用电池盒和灯座以及开关点亮小灯泡2观察、描述和记录有关的实验现象。3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科学态度目标激发对电探究的兴趣
上传时间:2021-01-13 | 页数:2 | 格式:DOC | 浏览:147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2.3简易电路教学设计课题简易电路单元2学科科学年级4教材分析简易电路是四年级下册电路单元的第三课,本节课通过认识简易电路、了解简易电路的工作原理、亲手连接简易电路等环节帮助学生形成电学印象。首先,利用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发现连接电路的不方便,激发学生制作简单电路。其次,通过小组设计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通过设计,让学生学会使用电池盒、灯座和小开关,用导线完整
上传时间:2021-03-10 | 页数:5 | 格式:DOC | 浏览:159
2021年春教科版科学精品课件四年级下册名师面对面编写组3.简易电路连接比赛每组一节干电池、一根导线和一个小灯泡,把小灯泡点亮结论:一根导线和一节干电池能点亮一个小灯泡,导线、电池和小灯泡就组成了一个简单电路。组装电路用一个小灯泡、一个小灯座、两根导线、一个电池盒和一节电池能组成电路吗?小灯泡导线电池小灯座电池盒安装一个简单电路1.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
上传时间:2021-01-27 | 页数:12 | 格式:PPTX | 浏览:150
科学四年级下学科教学计划一、课程背景介绍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二、课程目标:(一)“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l
上传时间:2021-02-20 | 页数:10 | 格式:DOC | 浏览:210
5和谐相处是一家【教学分析】本节课是生命世界单元的总结课,教学内容主要有四个,一是讨论人类在生产、建筑等方面的活动对动物和植物造成的影响;二是通过阅读资料了解人类保护动物的具体事例;三是举行辩论会,表达交流人类斥巨资建造动物通道值不值得;四是拓展活动,给小鸟安个家。因活动内容较多,本课可安排2个课时,第1课时完成前3个活动,第2课时完成制作鸟巢的活动。也可以把制作鸟巢当作课下作业布置给学生
上传时间:2021-02-17 | 页数:4 | 格式:DOC | 浏览:251
3.滑梯与摩擦力【教材分析】在了解了浮力和弹力,学习使用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后,学生对力已经有了初步的概念,本课即将研究另一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力摩擦力。教材中通过学生常见的滑滑梯的场景引入摩擦力的概念,紧接着提出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引导学生作出假设后,从材料超市选取自己需要的器材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教师指导并渗透控制变量的方法。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后,与大家交流自己的实验结果,讨论并得出结论
上传时间:2021-02-17 | 页数:5 | 格式:DOC | 浏览:301
生命世界第一单元2.奇妙的植物谜语导入一个巴掌生得怪长满尖刺好厉害不怕风沙不怕旱开朵花儿顶上戴。猜一猜:-仙人掌提出问题新知讲解针形刺是仙人掌的叶,手掌状的“身体”是它的茎。叶与茎的特点与仙人掌的生存环境会不会有关系呢?观察实验横切仙人掌的茎:茎里面流出来了浓稠的汁液。仙人掌肥厚的肉质茎可以贮存很多水分,来满足它的生存和生长需要。新知讲解仙人掌
上传时间:2023-03-22 | 页数:14 | 格式:PPTX | 浏览:35
新版大象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准备单元食品保质期的研究一、我会填1.同类食品,(包装)不同,(保质期)也可能不同。2.同类包装,(类别)不同,(保质期)也可能不同。3.(罐装)包装的食品保质期长,(真空)包装的食品保质期适中,(塑料)包装的食品保质期短。二、我会判1.相同包装的不同食品的保质期与原料无关。()2.罐装食品保质期比较长,我们可以放心的多吃
上传时间:2020-11-04 | 页数:16 | 格式:DOC | 浏览:867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期中考试题一、填空题(20分)1、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是_______动物。这类动物属于__________(填“脊椎动物”或“无脊椎动物)。2、像鲫鱼那样终生在水中生活,用_______呼吸的动物是鱼类。3、鸟类特有的身体外形特征有______、_______和喙。4、鸟类体表被覆的羽毛可以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种。在飞行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_
上传时间:2020-10-19 | 页数:6 | 格式:DOC | 浏览:113
第四单元精确时间的步伐1原子钟寻亲记【教学分析】本课教学内容属于技术与工程领域,学习目标包括:主要概念17.技术的核心是发明,是人们对自然的利用与改造。17.1知道一些著名工程师、发明家的研究事迹,了解他们的设计和发明过程。17.3-2知道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主要概念18.工程技术的关键是设计,工程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18.1举例
上传时间:2021-02-17 | 页数:6 | 格式:DOC | 浏览:298
2021年春教科版科学精品课件四年级下册2.种植凤仙花了解凤仙花别名:指甲花、小桃红、金凤花等。类别:一年生草本植物繁殖方式:种子繁殖播种时间:39月,4月播种最适宜生活习性:喜阳光,怕湿耐热,适合疏松肥沃土壤,生长迅速。用途:全株及花、种子都可入药。一、选种要挑选那些颗粒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种到花盆或校园的花池中。1.准备花盆和土,把一块小石头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
上传时间:2021-01-27 | 页数:17 | 格式:PPTX | 浏览:103
2奇妙的植物【教学分析】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植物维持生命所需的条件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植物的外部形态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在学生认识到植物需要充足的水分之后,却发现仙人掌能够生存在干旱少雨的沙漠中,展开对“仙人掌的秘密”的研究。先观察仙人掌叶和茎的特点,再把仙人掌的茎切开进行观察与对比,发现其秘密。从研究仙人掌的特点到观察不同植物的叶片,调查不同植物的根的特点,使
上传时间:2021-02-17 | 页数:3 | 格式:DOC | 浏览:551
3.地球的形状【教学分析】学生从小就学会“地球”的名称了,从许多图片中都可以看到地球是一颗蓝色的星球。所以本课对于地球形状的探究采取了重演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知历史的形式,来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历史上是怎样一步步发现地球形状的,他们分别是基于什么样的证据作出判断的:从远古人的看法开始,从基于直观经验的天圆地方,到基于对远航的帆船观察判断地面是曲面,以及从月食圆弧性的阴影判断地球的球形轮廓,再到麦
上传时间:2021-02-17 | 页数:4 | 格式:DOC | 浏览:175
5.我们的游乐器材【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中首先提出任务,利用学过的力的知识,自制游乐器材。在设计制作部分给出了两个参考的例子,分别是利用弹力的投球器和火箭发射器,通过相应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其中的科学原理,给学生提供创新的脚手架。反思环节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思考,如何弹射能达到预定目标,需要学生在设计游乐器材的同时,还要考虑可能会影响游乐效果的因素。制作完成后,在班级内举行展览和评比,亲身感受其他同学
上传时间:2021-02-17 | 页数:5 | 格式:DOC | 浏览:170
反思单元让事实来说话让事实来说话【教学分析】本单元是四年级下册的反思单元、结束单元。本单元的探究目标是“向科学家学习,对本学期经历的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的探究过程进行反思评价”,也就是引导学生通过了解科学家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的过程,再回顾反思自己本学期的科学学习经历,从而意识到只有不断地交流分享、反思修正,科学才能发展。本单元所侧重巩固提升的探究要素是表达交流。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表达
上传时间:2021-02-17 | 页数:5 | 格式:DOC | 浏览:174
第1单元第2课种植凤仙花(1课时)科学探究目标1.学习掌握种植的技能。来源:学|科|网2.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适宜的实验,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3.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4.基于种植活动和生活经验预测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科学态度目标1.树立用事实阐述观点的意识,即科学的实证思想。2.培养合作意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上传时间:2021-01-13 | 页数:6 | 格式:DOCX | 浏览:442
2陆地上的水体【教学分析】水体这个概念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学生已经知道地球上的水域分为海洋、湖泊、河流、冰川等,陌生的是从来没有用水体类型这样的概念去区分它们,也没有认真比较过它们之间的异同。因此教材从学生熟悉的长江、黄河、南极冰川、青海湖入手,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它们的外表形态,从而明确概念。本课教学要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上一节课研究的地球表面的水,认识到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
上传时间:2021-02-17 | 页数:5 | 格式:DOC | 浏览:273
4动物的适应能力【教学分析】本课是学生在了解了动、植物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以及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后,继续探究动物对环境的感知与适应能力。教材通过故事引领学生认识到动物有感知外界环境的本领;接着引导学生通过“蚂蚁逃出包围圈”的实验,总结出动物不仅具有感知环境的能力,还有适应环境的能力的结论;然后再通过阅读其他动物具有感知能力和适应能力的事例来拓展认知面,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动物身体的特征,说出动物
上传时间:2021-02-17 | 页数:3 | 格式:DOC | 浏览:367
5.月有阴晴圆缺【教学分析】学生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也明确了月球表面的基本特征,而且在一年级已经知道了月相在不断地变化着,这些都是本课的基础。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在一个完整的农历月期间按照日期进行一次长期的月相观察和记录,并通过一个月或多个月月相的变化总结出月相变化的规律。在表达交流环节,要强调对观察记录的展示和交流,培养学生基于证据进行表达交流的习惯和能力。【教学目标】(1
上传时间:2021-02-17 | 页数:4 | 格式:DOC | 浏览: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