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人教版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知識點匯編(分單元共9頁).doc
第一單元 完善自我 健康成長1、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尊嚴和價值,只有尊重自己,才會獲得別人的尊重。尊重自己包括(自尊、 自重 、自愛、 自我接納 )等方面。尊重自己還表現為(維護自己的形象,愛惜自己的名譽,信守自己的承諾)2、 尊重自己,并不意味著拒絕(批評)。尊重自己與接受別人的批評是(不矛盾的)。如果過于愛面子,輸不起、說不得,就是(過度維護自己)。3、尊重他人是一項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一個人(文明素養 )的體現。尊重他人不單表現在話語上,更應該落實在(行動上)。4、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 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由此看來,尊重他人既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要求。5、相信自己的價值,不自我貶低,(不自卑)就是尊重自己的重要表現。6、(寬容)讓人們彼此寬待、和睦相處,它是我們和諧、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礎。7、擁有一顆寬容的心,不能(“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報復不是解決沖突的方式,反而有可能造成更大的傷害。8、寬容不是無限度的(縱容)和(姑息遷就),而是有限度、有原則的。寬容是一種(善待他人)的態度。寬容是健康的“維生素”。 9、君子(和而不同 )。論語 10、生活在充滿差異的世界中,學會( 和諧相處)、(尊重他人的不同),是寬容的必修課。11、在別人傷害了我們時,要做到寬容,必須先找出我們心中的三條蟲子:(心中有怒氣 )、(想要報復對方 )、(不愿原諒對方)。 12、當我們思考過去的事情,并從中得到( 經驗或教訓)時,就是在反思自己。反思作為內心活動,是(自我完善)的一種方式。13、通過反思,我們可以總結(經驗),促進自身能力的發展;也可以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還能明確自己(努力的方向),判斷自己的行為是否有助于目標的實現。14、在我們做了錯事以后,可以反思(事情的經過,吃一塹,長一智 );在我們取得成功以后,可以反思(成功的原因),再接再厲;在看到別人的成功與失敗以后,我們也可以(借鑒對自身健康成長有益的經驗或教訓)掌握反思的時機,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5、反思(時時)都能進行。反思的過程很重要,(反思的結果)更應該記錄下來。16、反思的意義:(通過反思,更好地理解和思考自己的生活,將我們的過去、現在和將來聯系在一起,讓自己在將來做得更好。)第二單元 愛護地球 共同責任1、(可持續發展)是當代社會實現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根本途徑。2、(地球)為人類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空間、環境和資源等。3、地球孕育了人類,提供了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 )。4 近百年來,隨著人口的增長和人類需求的增加,地球越來越不堪重負。地球出現了(資源短缺、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等問題。4.為了更有效地保護地球,實現可持續發展,世界各國通過(簽訂協定、制定法律)等方式來限制人類對地球的傷害。我國還把(環境保護)列為一項基本國策。5. 為了安排2020年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2015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近200個締約方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一致通過(巴黎協定)。6.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對大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這是無法抗拒的規律。為了保護地球家園,人類不斷探索創新,運用聰明才智,將自然界賦予我們的(清潔能源)與現代高科技相結合,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實現可持續發展。7.保護環境是每個人應盡的義務,讓我們行動起來,把碧綠還給(森林 ),把蔚藍還給(海洋 ),把清澈留給(天空 )。8、新能源有(太陽能發電、海浪發電、電熱發電、風能發電)等9、如果人類不能尊重自然,對默默無聞的地球不去珍惜而是隨意破壞,必然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就是(人類獵食野生動物)帶來的惡果,作為人類該反思反思了。10、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如此兇猛,作為國家、社會、公民都應該反思。慘痛的教訓讓我們深深意識到,在大自然面前,人類是渺小的,我們要(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熱愛生命)。11、世界濕地日是(2月2日),世界地球日是(4月22日),世界環境日是(6月5日)。12、破壞森林,使森林無法涵養水源,易造成(洪澇災害 )。破壞森林,使森林無法保持水土,易引發(山體滑坡 )。13、具備(防災避險 )的意識、(自救自護)的知識和能力,可以防止或減輕自然災害帶給我們的傷害。14、為了減輕自然災害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危害,我國不僅建立了( 氣象、海洋)、地質及生物等災害的監測、預警系統,還建設了牢固的(防災減災)系統。15、2007年6月11日,中國氣象局公布的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與傳播辦法對各類氣象災害預警信號進行了規定。預警信號的級別依據氣象災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緊急程度和發展態勢一般劃分為四級:(一般、較重、嚴重和特別嚴重 ),依次用( 藍色、黃色、橙色、紅色)表示,同時以中英文標識。16、在人類防御自然災害的過程中,(法律)也是約束人的行為、減少自然災害危害的重要手段。17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侵占、毀損(水庫大壩、堤防、水閘 )、護岸、抽水站、排水渠系等防洪工程和水文、(通信 )設施以及防汛備用的器材、物料等。-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第37條18、自然災害始終伴隨著人類的生活,人類也一直在與自然災害進行著斗爭。正是在這一過程中,人類形成了(不屈不撓、團結互助 )的抗災精神。19、盡管自然災害還會發生,但是我們會盡最大的力量,全國上下形成(減災共同體),共同預防、減少自然災害對我們的危害。20、我國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主要的自然災害有(旱災、臺風、洪澇、地震、滑坡、泥石流、病蟲害)等。重大自然災害發生后,全國人民就會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共同應對災難。21、自然災害不僅會造成資源破壞、直接經濟和人員傷亡,還會帶來各種間接損失,甚至可能會影響(社會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第三單元 多樣文明 多彩生活1.(黃河)和(長江)是我國最主要的兩條河流,被稱為“母親河”,( 黃河流域 )和(長江流域 )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2.(“漢謨拉比法典 )是世界上迄今發現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共有282條。3、(殷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并為甲骨文和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古代都城遺址。4、古代埃及人利用尼羅河河水灌溉沿岸和三角洲平原的農田。他們栽種大麥、小麥和亞麻等作物,把尼羅河流域建成了(“糧倉”)。5、遠古先民在采集生活中逐漸學會栽培( 農作物),在狩獵生活中學會了飼養(動物),經過長期努力,最終實現了從采集到(農耕)、從(漁獵)到畜養的偉大變革,充分體現了古代勞動者的智慧。6(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兩河之間的地方被稱為“兩河流域”7、人類居住的地球,約(71%、)的面積被海洋覆蓋。陸地僅占地球表面積的(29% )、,但卻是人類生息繁衍的地方。8、 世界最大的平原(亞馬孫平原 ),位于南美洲北部亞馬孫中下游,那里地勢低平。9、( 握手 )是許多國家人們見面時最常見的禮節。10、禮儀是約定俗成的,我們用它來表示相互之間的(尊重 )。不同的文化會有不同的禮儀。11、(建筑)作為一種文化,適應于各地自然環境的要求,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也是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生活方式的反映。12、 各種文化都是(平等)的。我們在認同自己文化的同時,應以(包容 、開放)的態度對待不同于我們的文化,求同存異。在文化交流中,來自不同文化的人們要( 和平相處 ),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13、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善于發現和欣賞其他文化之美,是一種( 美德 ),更是一種(智慧)。 14、在經濟全球化和互聯網時代,世界各地的人們有了更多的交流和文化的交融,增進了不同國家和民族的理解。同時,文化交融使人們對不同文化的特色有更深入的理解,有助于不同文化(取長補短,共存共榮)。15、尊重文化多樣性,我們首先要(了解差異,學會尊重差異)。其次要(求同存異,和平共處)。16、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是(在交相輝映的早期文明中,只有中華文明一直延續至今,未曾中斷)17、“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萬里不同情”。世界各地就有不同風格的舞蹈。比如(蘇格蘭凱利舞)就是蘇格蘭高地的象征,(草裙舞和花環)被稱為夏威夷的兩大特征。(探戈、桑巴、恰恰、倫巴)是拉丁美洲令人著迷的舞蹈。 第四單元 讓世界更美好1、19世紀初,(達爾文)提出了“進化論”,改變了人類對整個世界和人類自身的看法。2、近年來,我國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 )戰略,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大飛機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其中(“天眼”)是世界上口徑最大的單天線射電望遠鏡。3、我國從2001年開始,把每年5月第三周定為“(科技活動周 ) ”。4、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開啟了中國人的航天夢。5、15世紀初和末期,世界曾經歷了兩次享譽史冊的偉大航行-(中國的鄭和下西洋)和( 歐洲的哥倫布航海 )。6、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標志是(蒸汽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標志是(電氣 )。7、減少科技大煩惱,不僅需要科學家的(道德自律 ),還需要通過 法律約束、(共同約定 )、(公眾監督 )等辦法對科技應用進行規范。 8、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其標志是(五個套接的圓環 ) ,代表( 五大洲的團結、全世界運動員的匯聚) 。9、按照職能范圍,國際組織可以分為( 一般性國際組織 )和(專門性國際組織 )。其中(專門性國際組織 )組織大多旨在某些特定領域開展活動。例如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世界銀行、世界衛生組織、世界貿易組織等是(一般性國際組織),東南亞國家聯盟、上海合作組織、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金磚國家等是(專門性國際組織)。10、聯合國安理會由5個常任理事國和10個非常任理事國組成。常任理事國包括中國、美國、(俄羅斯 )、(英國 )、(法國 )等。截止到2018年1月,聯合國有(193 個)會員國。聯合國秘書長是聯合國的( 首席行政長官 )。11、世界貿易組織于1995年1月1日成立,截止2018年1月,該組織有( 164 )個成員。12、中國是聯合國創始會員國,在事關和平與安全的重大事務上有關鍵(話語權)。13、聯合國用漢語、英語、(法語)、( 西班牙語)、(俄語 )、(阿拉伯語 )等6種語言開展工作。14、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部隊由陸軍、海軍、(空軍 )、(火箭軍 )、(戰略支援 )部隊組成。中國軍隊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 )。15、中國始終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道路,堅定奉行(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政策,本著睦鄰、安鄰、福鄰的原則,同周邊國家(和平共處 、 共同發展 )。16、2002年中國設立(中東問題特使 ),代表中國政府就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間的沖突等中東地區熱點問題同有關各方面進行溝通。17、自2002年起,每年的( 9 )月(21 )日為“國際和平日”。18、2019年“國際和平日”的主題是(“氣候行動促進和平” )。19、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主要內容包括(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20、 國家主權神圣不可侵犯。國家之間應當互相尊重別國的(文化、制度和價值觀)。21、 中華民族歷來愛好和平,中國反對(強權政治),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擴張。中國主張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在國際熱點問題上發出(中國聲音),提出(中國方案)。22、 世界貿易組織被稱為(“經濟聯合國”),其標志的六道弧線像球形,表示(世貿組織是不同成員組成的國際機構)。23、 科技是把雙刃劍。科技的發展改變了(世界)。24、 國家禁止危害國家安全、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危害人體健康、違反倫理道德的科學技術研究開發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第二十九條25、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5)周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