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第二章單元測試題(1)含答案.doc
七年級地理上第二章測試卷 (60分鐘,10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1.關于地球表面的敘述正確的是( )A.海洋占三分,陸地占七分 B.海洋大多分布在北半球C.陸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D.北極周圍是一片海洋,南極周圍是一片陸地2.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大洲和大洋是( )A.亞洲、太平洋 B.歐洲、大西洋C.北美洲、北冰洋 D.大洋洲、北冰洋3.四大洋的面積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B.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C.北冰洋、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D.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4.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大洲是( )A.亞洲、大洋洲 B.歐洲、非洲 C.南美洲、北美洲 D.大洋洲、南極洲5.南北半球的分界線是( )A.南極圈 B.赤道 C.北極圈 D.南回歸線6.地球的陸地面積占全球面積的百分比是( )A.21 B.71 C.29 D.797.科學家通過測量發現,北京與華盛頓的距離每年以0.5厘米至1.2厘米的速度互相靠近,有人推算出大約2億年后,中美兩國就成為陸上鄰國。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是( )A.地震和火山活動的結果 B.海浪和風力作用的結果C.地球自轉運動的結果 D.板塊相互運動的結果8本初子午線穿過的大洲是( ) A.亞洲和歐洲 B.北美洲和南美洲C.歐洲和非洲 D.非洲和大洋洲9.地球上的陸地主要集中在( )A.北半球和西半球 B.北半球和東半球C.南半球和西半球 D.南半球和東半球10.亞洲和非洲的地理分界線是( )A.尼羅河 B.烏拉爾河 C.蘇伊士運河 D.紅海11.下列各組大洲中大陸均被北回歸線穿過的是( )A.亞洲、歐洲、南美洲 B.亞洲、歐洲、北美洲C.亞洲、非洲、北美洲 D.非洲、南極洲、大洋洲12.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是( )A.亞洲 B.南美洲 C.北美洲 D.非洲13.下列對世界各大洲的描述中,敘述正確的是( )A.跨緯度最廣的是大洋洲 B.跨經度最廣的是南極洲C.跨南北半球的是北美洲 D.跨東西半球的是南美洲讀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4題。北京時間2012年6月2日15時52分,阿根廷發生62級地震,震源深度530千米。14.一般說來,板塊的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智利位于哪兩個板塊的交界處( )A.美洲板塊與南極洲板塊 B.美洲板塊與太平洋板塊C.太平洋板塊與印度洋板塊 D.美洲板塊與亞歐板塊15.從大西洋到太平洋的便捷途徑是( )A.蘇伊士運河 B.巴拿馬運河C.直布羅陀海峽 D.馬六甲海峽16.“滄海桑田”在地理學上的正確含義是( )A.填海造陸種田 B.比喻世事的變遷C.比喻海陸的變遷 D.在海邊種植桑樹17.2013年暑假期間,小明在太行山游玩時發現了某些海洋生物的化石。這說明( )A.這里曾經有人類活動 B.這里曾經是海洋環境 C.這里曾經發生下降運動 D.這些生物曾生活在陸地上18.臺灣海峽的海底有古代森林的遺跡,原因是( ).海底森林死亡 B.地殼下陷,海水淹沒 .砍伐的森林丟到海里 .地上的樹木被水沖到海中19.北冰洋周圍的大洲是( ).亞洲、大洋洲、北美洲 .非洲、亞洲、大洋洲.亞洲、歐洲、北美洲 .南美洲、大洋洲、歐洲20.下列關于大洲和大洋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大陸加上島嶼成為大洲.大陸與其周圍的島嶼合起來稱為大洲,海洋是大洋的俗稱.大陸加上島嶼稱為大洲,海洋是大洲的一部分.大陸與其周圍的島嶼合起來稱為大洲,海是大洋的邊緣部分21.我國的鹽城是世界的三大濕地之一,現在每年還以2萬畝的速度向大海淤積擴張,產生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地殼抬升 .海水水位下降.流水堆積 .氣候變暖22. 2013年01月18日 20時42分49秒,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縣發生里氏5.4級地震,震中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目前尚未收到人員傷亡報告。這次地震位于哪兩個板塊的交界處( ).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 .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和美洲板塊23. 地殼發生張裂運動時,地表會發生的現象是( )斷裂下限 地表隆起 形成高大山脈 形成新的海洋 . . . .24.在我國東部海域的海底,人們發現了古河流及水井等人類活動的痕跡,說明過去的陸地變成了現在的海洋,造成這一海陸變遷實例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板塊碰撞 B.海平面下降或地表隆起 C.海平面上升或地表下陷 D.人類的活動25.根據板塊構造學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滄海桑田”不可能發生B.世界海陸分布今后不會再發生變化 C.火山、地震與板塊運動有關 D.各個板塊始終是靜止不動的 二、非選擇題(50分)26.讀南、北半球的海陸分布圖(圖),回答下列問題。(共8分)(1)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________ 和_______ ;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_______ 。(2)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洋是__________,它被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和_________ 三個大洲所包圍。(3)下列海峽,既是兩大洲的分界線又是兩大洋分界線的是( )A.白令海峽 B.臺灣海峽 C.馬六甲海峽 D.土耳其海峽27. 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每空1分,共11分)(1)寫出下列板塊的名稱。A B C D E F (2)板塊學說認為,板塊 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之間的 地帶,地殼比較活躍。(3)全部位于大洋上的板塊是________。(填代號)(4)地中海位于____________板塊與_________板塊的交界處。(填代號)28.讀下圖,完成下列內容。(每空1分,共11分)(1) 大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大洋:___________________(3)圖中A代表蘇伊士運河,該運河是洲和洲的分界線。(4)圖中D處是 運河,該運河是 洲和 洲的分界線。(5)2012年6月16日18時37分,神舟九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那么該國家位于的大洲是 (、)。29. 讀“世界火山、地震帶圖”,完成下列各題。(12分)(1) 由圖可見,世界有兩大火山、地震帶,它們分別是和 。(2分)(2) 世界火山、地震帶的分布規律是 。(3分)(3) 請用所學知識結合地圖分析我國多地震的原因。(2分)(4) 由圖可見,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地震帶分布在 周圍。 ( ) (2分)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5) 讀圖分析澳大利亞火山、地震較少的原因是 。(2分)(6) 正在教室上課的學生突遇地震,下列做法你認為正確的是(多選) ( )(1分)A.爭先恐后奪門而逃B.躲到課桌底下,雙手抱頭C.靠墻角近的同學在墻角躲避D.安全躲避,等大震過后在老師的安排下有計劃地逃到開闊地帶30. 由于南極洲大陸抵觸極地地區,大部分的地方覆蓋著很厚的冰層。南極大陸的冰體積占世界冰總體積的90%以上。因此,南極洲被稱為“冰雪大陸”。但是就在南極厚厚的冰層下面,科學家發現了許多礦產資源,期中最豐富的是鐵和煤。而煤是很早很早以前陸地植物在沼澤中大量沉積而成的。對于南極大陸上發現有煤的事實,你想到了什么?它能證明魏格納的大陸漂移假說嗎?(8分)參考答案:1.D 解析:本題考查海陸的分布。地球上海洋約占總面積的79%,陸地約占29%,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陸地大多分布在北半球。2.D 解析: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3.D4.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七大洲的具體位置。5.B 6.C 7.B 8.A9.B 解析:陸地面積分布在東半球和北半球是相對于西半球和南半球而言的,并不是意味著東半球和北半球的陸地面積比海洋面積大。無論是東西南北哪個半球,都是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10.C 解析:從圖上可以看出蘇伊士運河是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11.C 解析: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們對世界七大洲的分布的掌握情況,在解題的過程中容易出現各大洲位置分布錯亂的思維障礙,只有在頭腦中形成七大洲的空間分布圖才能準確回答,南極洲大陸和澳大利亞大陸完全在南半球,故D項是錯誤的 ,南美洲雖有一部分位于北半球,但南北美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在10N附近,故北回歸線沒有穿過南美大陸,A項不能選,在B 、C項中關鍵看歐洲和非洲,歐洲位于亞歐大陸西北部,緯度位置較高,在30N以北,而非洲雖然有部分在南半球,但北回歸線穿過非洲北部撒哈拉大沙漠,綜上所述,北回歸線穿過了亞洲、非洲和北美洲的大陸。12.A 解析: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13.B14.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世界上的六大板塊,智利位于南美洲,位于美洲板塊與南極洲板塊的交界處,多火山、地震。15.B 解析:本題考查巴拿馬運河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巴拿馬運河開通前,美洲大陸是連在一起的,巴拿馬運河開通后,人們可以通過巴拿馬運河從大西洋沿岸直接到達太平洋沿岸,大大縮短了航程,使巴拿馬運河成為從大西洋到太平洋的一條便捷途徑。16.C17.B18.B 19.C20.D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大陸、大洲、大洋、海的定義。大陸是指地球上面積廣大而完整的陸地;大洲是大陸和它周圍的島嶼合起來的總稱;大洋是遠離大陸的廣闊水域;海是大洋的邊緣部分。21.C 22.B 23.C 24.C25.C 解析: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球表層不是整體一塊的,全球可劃分為六大板塊,各個板塊處于不斷地運動之中。26.(1)歐洲 北美洲 南極洲 (2)北冰洋 亞洲 歐洲 北美洲 (3)A解析:白令海峽是亞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也是太平洋和北冰洋的分界線。27(1)A亞歐板塊 B太平洋板塊 C美洲板塊 D印度洋板塊 E非洲板塊 F南極洲板塊(2)內部 交界(3)B(4)A E28.(1)亞洲 北美洲 非洲(2)太平洋 印度洋(3)亞 非(4)巴拿馬 北美 南美(5)29.(1)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 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2)分布在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3)我國東部位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西部位于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上。(4)A(5)澳大利亞出于印度洋板塊的內部地帶,地殼比較穩定。(6)BCD30.南極洲在過去氣候比較溫暖,說明它曾經位于溫帶地區,后來由于大陸漂移才到達現在的位置。這能證明魏格納的大陸漂移假說。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