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3.5 擺的快慢 教案含教學反思.DOCX
第5課擺的快慢(教材P5051)授課時間:______________累計 1 課時課題擺的快慢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科學知識目標1.知道改變擺錘質量不能改變擺的快慢。2.知道擺繩長度影響擺的快慢:擺繩越短擺動速度越快,反之則越慢。科學探究目標1.能根據已有的實驗現象推測擺的擺動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2.能有效開展改變擺錘質量、擺繩長度對擺的快慢是否產生影響的實驗研究。3.能對實驗的結果進行分析,并能根據分析進行預測。科學態度目標1.初步意識到獲得精確的測量結果是需要反復測量的。2.意識到在實驗中細心觀察并發現新的問題是很重要的。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了解人類的好奇心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動力。教學重難點重點:推測擺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并依次展開實驗探究,得出實驗結果。難點:通過小組合作,嘗試自主設計對比實驗,正確操作,對數據進行整理分析。教學準備為學生準備:棉繩、幾個大小相同的鉤碼、鐵架臺、秒表、學生活動手冊。教師準備:學生用材料一套、教學課件。流程教學設計二次備課聚焦1.提問:(教學提示:出示自制擺1分鐘擺動次數班級記錄表。)上節課我們通過對這些數據的分析總結出擺具有等時性,同時還有一個發現,誰來說說?(預設:不同的擺1分鐘擺動的次數不同,有的多,有的少。)2.追問:1分鐘擺動次數多說明什么?(預設:擺動得快。)擺動次數少呢?(預設:擺動得慢。)3.揭題:那么擺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呢?本節課我們將對這個問題進行探索。(板書:擺的快慢)探索與研討探索一:影響擺的擺動快慢的因素1.提問: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們認為影響擺的擺動快慢的因素可能有哪些?(預設:擺繩長短;擺錘質量;擺幅大小。)探索與研討2.演示:通過演示實驗引導學生排除“擺幅大小”這個因素,從而排除在下面的探究活動中對擺幅的研究。探索二:擺的快慢與擺錘質量的關系1.制訂方案:引導學生分組討論探究擺的快慢與擺錘質量的關系的實驗方案,全班交流并達成共識。2.布置任務:指導學生分組實驗,并完成實驗幫助卡。探索三:擺的快慢與擺繩長短的關系1.制訂方案:引導學生分組討論探究擺的快慢與擺繩長短的關系的實驗方案,全班交流并達成共識。探索與研討2.布置任務:指導學生分組實驗,并完成實驗幫助卡。研討匯報集體匯報幫助卡主持人:請各小組代表依次匯報你們組在實驗中的發現。小組1: 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組發現擺的快慢與擺錘質量沒有關系,因為擺錘質量改變時,擺30秒擺動的次數不變。擺的快慢與擺繩長短有關系,因為擺繩變短時,擺30秒擺動的次數變多。主持人:其他小組對小組1的匯報有疑問或補充嗎?小組2:我們有補充:通過分析各個小組的實驗數據,我們發現每個小組的擺錘質量改變時,擺30秒擺動的次數都不變,但不同小組的擺的擺動次數不一樣。每個小組的擺繩長度變短時,擺動次數都變多,數據也比較接近。主持人:謝謝大家的發言,匯報活動結束。拓展與小結小結:擺的快慢與擺錘質量、擺幅大小無關,而與擺繩長短有關。擺繩長度越長,相同時間內擺動次數越少,擺得越慢,反之越快。板書設計教學反思學生在上一節課測量擺的擺動次數時已經發現,不同的擺在相同時間內擺動的次數是不一樣的,由此已經產生了一個疑問:擺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本課就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猜測并通過實驗來探究。承接聚焦板塊提出的問題,在制訂實驗方案之前,先就“擺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這個問題展開討論。在教學中要給予學生足夠的討論時間,讓學生充分調動原有的認知,開展“頭腦風暴”。通過演示實驗和討論,使學生達成共識:擺的快慢與擺幅大小的關系不大,從而排除了在下面活動中對擺幅的研究。而擺錘質量和擺繩長短都有可能影響擺的快慢,都是需要加以研究的因素。讓學生理解探究活動的目的對開展實驗是很重要的。在教學中組織學生開展這樣的討論:“如果要研究擺的快慢與擺錘質量的關系,我們要測量和記錄哪些數據?”通過討論,學生更加明白如何控制變量來探究擺的快慢與擺錘質量的關系。等到研究擺的快慢與擺繩長短的關系時,就可以讓學生自行研究。課后作業課時訓練P3839第三、四題。三、選擇題。2.鐘擺的擺錘上的銅片掉了,則鐘擺的擺動會()。A.變慢B變快C不變四、狀狀為了研究擺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做了如下實驗。3.在研究擺的快慢與擺繩長度的關系實驗中,狀狀記錄的數據如下表。(1)該實驗中,改變的條件是____________,不變的條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從該實驗可以獲得結論:擺的快慢與擺繩的長度________(填“有關”或“無關”),擺繩越________,擺動越慢;擺繩越______,擺動越快。參考答案三、2.C四、3.(1)擺繩長度擺錘質量擺動幅度(2)有關長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