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七下生物8.3《人體概述》教案(吳老師公開課作品).docx
人體概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本節課教學內容分析:人體是一個結構與功能相互統一的整體。通過前面“精卵結合孕育新的生命”和“人的生長發育和青春期”兩節的學習,學生對人體的生長發育有了初步的認識。本節課中繼續簡要講述了人體是由各種結構和功能不同的器官和系統組成的,各種器官和系統在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的調節下協同作用,共同完成人體的各種生理功能。通過本節知識的學習,使學生對人體的認識有了清晰的整體了解,為后面各章節中知識的擴展起到一個很好的鋪墊作用。為了驗證結構和功能是相互統一的,教材中還安排了“骨的成分與骨的特性之間的關系”的探究實驗。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學生真切地了解了骨的成分,充分認識到成分和特性的關系。教學目標一:知識性目標:1通過閱讀、觀察、討論和總結,描述組成人體的主要器官系統。2舉例說出人體各系統的主要功能。二:技能目標:1觀看演示實驗,總結骨的成分與骨的特性之間的關系,從而了解研究人體結構和功能的一般方法。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合作能力。三:情感目標:1關注人體的健康,養成良好的習慣,發揚尊老愛幼的美德。2提高環境保護意識。3滲透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教育,認同人體是由各系統組成的統一體。教學重點:1.說出組成人體的主要器官和系統2.舉例說出人體各系統的主要功能教學難點:分析骨的成分與骨的特性之間的關系教學方法:自學法、討論法、演示實驗法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1、 課堂引入,新生命的起點是從哪里開始的?經歷嬰兒期-幼年期-童年期-青春期-成年期我們經歷了這一生,那你們知道人體是由哪些系統組成的嗎?2、 展示目標(學生齊讀)1、能舉例說出組成人體的主要系統及各系統的主要器官2、能舉例說出人體各系統的主要功能3、了解各系統相互聯系、相互協調,共同完成生命活動三、學生自主學習課本15-16頁,根據提示完成問題,人體由哪幾個主要的系統構成?各個系統包括哪些主要的器官?想一想人體的各個系統有什么功能?教師:請同學回答上述問題,根據學生回答的情況進行補充。3、 點撥難點教師:將人體八大系統的主要組成器官及其功能分別講述清楚,請同學做好筆記。4、 小組討論請同學們根據課本17頁的內容小組討論:人體長高的原因是什么?1. 骨的基本結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部分?2. 5.從嬰兒期至青春期,長骨兩段的________能不斷形成新的骨細胞,使骨長長;同時,骨膜內的___________也能不斷形成新的骨細胞,使骨長粗。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并匯報結果。教師:我們知道了人體長高和骨有關,那骨的成分和特性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呢?通過實驗來學習一下。5、 教師演示實驗:骨的成分與骨的特性之間的關系1、 骨的脫鈣實驗,學生齊讀課本內容,教師進行實驗的演示(1) 魚骨在浸泡的過程中,你觀察到有何種現象發生?(2) 魚骨在稀鹽酸中有何變化?說明它含有什么成分?2、 骨的煅燒實驗,學生齊讀課本內容,教師進行實驗的演示(1) 骨在煅燒時的顏色變化?最后變成什么顏色?(2) 把煅燒后的骨放在紙上,用鑷子輕輕敲擊,有什么現象?說明它含有什么成分?最后得出實驗的結論。6、 課堂小結(學生回答)1、人體由哪幾個主要的系統構成?各個系統包括哪些主要的器官?人體的各個系統有什么作用?2、骨包括哪些成分?這些成分與骨的特性有什么關系?七、當堂訓練1.調節人體完成各種運動的主要系統是( )A.運動系統B.循環系統C.神經系統D.呼吸系統2.人體吸收營養物質的系統是( )A.呼吸系統B.循環系統C.消化系統D.泌尿系統3.骨是人體中最堅硬的組織,它所屬的組織類型是( )A.上皮組織B.結締組織C.肌肉組織D.神經組織教學反思:本節課在教學內容上時間安排合理,還缺少部分對于幫助學生理解人體的八大系統之間是在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調節下的統一整體,八大系統之間相互協作,共同完成各項生命活動,在后續的教學中對這些內容加以完善,讓學生慢慢初步認識到人體工作的原理,練習部分缺少對于骨的特性與骨的成分關系的一道大題,因為七年級的學生在空間思維上還很缺少,所以需要借助生活中的實際例子來幫助他們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