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一年級下冊科學2.6《給動物分類》教學設計.docx
給動物分類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課是一年級科學第二單元第六課給動物分類。重點在于分類二字,其實在第一單元我們周圍的物體的探究學習中,學生已經(jīng)學會運用以物體的特征為標準,給物體分類。而本課就是借助認識動物的多樣性,培養(yǎng)學生分類能力的綜合素養(yǎng),讓學生嘗試對動物進行分類。通過這一課的學習,學生加深對分類方法的運用,也感受到動物的多樣性。學情分析與教法設計:一年級學生具備一定的利用物體特點進行分類的能力,但是一年級的知識遷移能力相對較弱,需要教師進行示例引導。動物具有多樣性,相對于簡單物體而言,可用于分類的標準更加繁多,一年級學生初次接觸會茫然,所以再正式進行分類前需要回顧如何分類,示例如何對動物進行分類。一年級學生具備學習模仿能力,通過舉例分類,能夠意識到利用動物特性作為標準能夠完成分類。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1.大自然中存在多種多樣的動物2.動物可以根據(jù)一定標準進行分類,并且分類標準不同,結果也不同科學探究目標1.能通過一些標準對動物進行分類 2.通過給出的分類例子,學生自己形成新的標準科學態(tài)度目標1.愿意傾聽別人的分類標準和結果2.樂于分享自己的成果科學、技術、社會和環(huán)境目標:1.認識到動物具有自己的特點,體會動物的多樣性教學重難點重點:能依據(jù)分類標準,給動物分類難點:能按照不同標準給動物分類,感受動物的多樣性 教學流程:教學過程: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聚焦師放出自然界各種稀奇動物的圖片師:小朋友們,自然界除了人類,還存在各種各樣的動物,我們來看一下都有哪些動物。師:科學家們?yōu)榱朔奖銋^(qū)分它們,對這些動物進行了科學的分類。你們先前學過對物體進行分類了,你們說一說什么是分類吧。生:分類是把相同特點的放一起,不同特點的物體不能放在一起師:說的很好,今天我們就像科學家一樣對動物進行分類吧探究活動一:感受對動物的分類師:首先,我們感受一下分類。師展示分類好后的硬殼動物(螺絲和貝殼)和軟體動物(金魚和蚯蚓)師讓生猜測分類標準生1:摸起來軟不軟生n:有沒有外殼師:真聰明,螺絲和貝殼的共同點就是都穿著堅硬的外殼,而金魚和蚯蚓就沒有這層保護。師:我們把它們的不同點作為分類標準探究二:對動物進行分類師:我們現(xiàn)在來對這些動物進行分類吧,這些動物都是誰?生:狗、蝴蝶、雞、蛞蝓(鼻涕蟲)、螞蟻、金魚、蝸牛、老虎師:為了方便,我們需要先對動物們進行編號師:我們的分類標準有很多,同桌之間討論下可以有哪些標準生:大小、生活在哪里、有沒有翅膀師:很好,現(xiàn)在拿出桌子里面的記錄單,先編號,再選擇你們的標準或者寫出其他的標準,橫線上寫標準,圓框中填寫編號生拿出實驗記錄單,并對動物進行1至8的編號任務,進行分類師:現(xiàn)在,我們找一些同學來分享一下你的分類成果生:我的分類標準是有沒有翅膀,有翅膀的是2號蝴蝶,3號雞,其他的動物就是沒有翅膀的師:你得分類真準確,其他同學呢?(各個同學分享自己的分類)研討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學習到了什么?生:學習到了如何對動物進行分類師:那你們能說一說對動物分類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嗎?多個學生:要先認識動物,再對動物進行編號,選擇一個分類標準,把相同標準的動物放在一起。師:你們回答的真準確,看來你們已經(jīng)學會了對動物分類的方法,學習能力真強,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其他小朋友是如何分類的。(師播放微課)板書設計:實驗記錄單給動物分類活動記錄單1.先請小朋友們給動物們編號2.選你喜歡的分類標準去給動物分類,把編號寫在圓圈里。分類標準:(還可以用自己的標準)你的分類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