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第4課時 分與合.doc
第4課時分 與 合教學內容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教材第21、22頁內容及第23頁練習四的第3、4小題。內容簡析一個數可以分成幾和幾,也就是說幾和幾可以組成這個數。通過實際操作理解分與合的概念,通過有序思考掌握分與合的規律。教學目標1. 理解數的組成的含義,掌握25各數的組成。2. 體會數的組成,為學習加減法打下基礎。3. 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學重難點理解并掌握5以內數的組成。教法與學法1. 本課時教學時,教師要利用從農家小院的情景中抽取的例題情景,即“將4個葵花盤放在2個筐里以及將5個玉米放在2個盤子里,有幾種情況?”來提出研討的問題,在課間中用實物圖給予清晰展示,形象、直觀地表示出數的組成。2. 本課時學生的學習主要是通過看一看、擺一擺,并用符號一對一地表示擺放的多種情況,清楚、明了地理解和記憶數的組成。承前啟后鏈延學:利用數的分與合進行5以內數的加減法計算,會做形如:3+1=4,3+2=5,4-1=3,5-3=2等算式題。復習:15各數的認識,包括數的讀寫、順序、比較大小。學習:5以內各數的組成,掌握各數字的分與合的表示式。教學過程一、情景創設,導入課題多媒體課件展示法:播放課件,在農家小院里,老奶奶正在給小雞喂食,小狗正在旁邊眼巴巴地望著,鵝也往前擠老奶奶身旁有不少農產品:南瓜、玉米、向日葵等,最后畫面定格:4個葵花盤和2個筐。教師導語:我們要愛護勞動果實,把農產品要收起來,如果把4個葵花盤放到2個筐里,有幾種情況?由此導入本課課題。【品析:利用課件中農家小院的情景,把生活情景與數學知識聯系起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對學生進行珍愛勞動果實的教育,貼切自然。】談話導入法:教師出示教材情景圖:同學們,我們看到2個筐旁邊有4個葵花盤,這樣凌亂地擺著會影響環境美觀,我們要收拾起來才行啊!把4個葵花盤放進2個筐里,有多少種放法呢?動動你們聰明的小腦袋吧!由此導入本課課題。【品析:通過教師談話引導,聯系學生們對環境的愛護,使學生形成講衛生、愛整潔的好習慣,導入課題親切、自然。】二、師生合作,探究新知4的分與合。和學生共同觀察教材第21頁的情景圖,提取圖中信息,并找出待解決問題。(1) 整理從中獲得的信息。有4個。有2個。(2) 提出問題:把4個放進2個里,有幾種情況?自主學習,分組討論,探究解題方法。利用學具操作,學習新知。(1) 教師引導學生拿出小棒擺一擺,看看把4分成兩部分有幾種方法,嘗試從1和3組成 開始,左邊增加1,右邊就減少1方法一:一個筐里放1個,那么另一個筐里就放剩下的3個。如圖 :方法二:一個筐里放2個,那么另一個筐里就放剩下的2個。如圖:方法三:一個筐里放3個,那么另一個筐里就放剩下的1個。如圖:(2) 小結:4的分與合的表示式: 。對比和,可以發現這兩種方法是相同的。教法提示: 教學時,指導學生利用小棒自己擺一擺,擺幾種情況皆可,通過全班交流,教師引導,總結出4的分與合有3種情況。【品析:通過擺小棒,讓學生自己參與對4的組成的探究:即先分成1和幾,再分成2和幾,再分成3和幾從1和幾開始分不容易遺漏。】順承4的分與合,研學5的分與合。在總結完4的分與合的基礎上,老師提出問題:5的分與合是怎樣的?(1) 和學生共同觀察教材第22頁的情景圖,提取圖中信息。有5個。有2個。(2) 提出問題:把5個放進2個里,有幾種放法?【品析:通過學生日常生活中見到的玉米,來認識5的組成,使數學知識更貼近生活場景。】自主學習,分組討論,探究解題方法。利用學具操作,學習新知。(1) 教師引導學生在原有4根小棒的基礎上,再增加1根小棒,主動探究5根小棒分成兩部分怎么分,教師巡視指導。(2) 總結5的分與合的方法。一個盤子里放1個,那另一個盤子里就放剩下的4個,所以5的分與合表示式為:學生主動探究得出5的分與合的其他表示式,如下圖:(3) 小結:5的分與合的表示式:方法提示: 把一個數分成幾和幾,要從1開始有序地進行分解,才不會重復和遺漏。【品析:通過擺小棒,使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進一步深入了解5以內數的組成,同時也培養了學生主動探究的能力,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三、反饋質疑,學有所得在學習完本課的基礎上,引領學生及時消化吸收,請同桌之間互相討論這節課的內容,然后教師提出質疑問題,學生通過交流探討進行系統整理。質疑:5的分與合表示式寫成如:,行嗎?學生在一起討論,聯系上面學過的知識,可以知道:只要正確表示出5的組成,不管用什么方式表示出來都行,但要注意不要重復或遺漏。【品析:對于數的組成不要拘泥于形式,只要有利于學生的記憶,不造成重復或遺漏,表示的方式可以靈活一些。】四、課末小結,融會貫通“這節課,我們學了哪些知識?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嗎?”在師生共同總結之后,回顧學過的內容,知道一個數分成幾和幾,可以將這個數先分成1和幾,然后依次分成2和幾最后分成幾和1。然后布置下節課學習任務,思考如下問題:5以內數的加法有幾種計算方法?五、教海拾遺,反思提升本節課的內容和目的是讓學生了解5以內數的組成,通過師生共同討論使學生的學習進入了二次消化吸收的過程。本節課的教學中,教師應努力為學生創設豐富的教學情景,讓學生在不斷動手操作與合作討論中掌握知識,還需要讓學生多動手、多操作,使學生動靜結合,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我的反思:板書設計分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