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七下生物13.3《人體免疫》教案(楊老師公開課作品).docx
“人體免疫”的教學設計1教材分析“人體免疫”是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13章第3節“人體免疫”第二節的內容。學生通過第13章1、2節的學習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拒絕吸煙、酗酒、吸毒,為人類創建健康的生活環境,以及預防傳染病等的知識,本節課的知識比較抽象,而且“抗原”、“抗體”、“特異性免疫”、“非特異性免疫”的概念都比較難理解,我們從人健康的生活、學習開始,結合人們身邊存在傳染病的實際例子,從學生自己曾經患過的病或家里人患的病等,讓學生親身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同時,結合前面11章學習過的皮膚以及在第9章學習過的血液,使得我們更直觀地認識特異性免疫與非特異性免疫,使我們更容易進入“人體的免疫”的學習。根據本節課內容,安排一個課時。2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說出免疫的概念,描述人體的免疫功能; 2.區別人體的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 3.說出抗原、抗體的概念; 4.說明計劃免疫的意義。【能力目標】:1.通過分析文字和圖片資料,提高分析說明及交流合作的能力;2.解釋生活中與人體免疫有關的現象,應用生物學知識解決問題; 3.列表總結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的區別。【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積極參加預防接種和體育鍛煉,提高自身免疫力。3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特異性免疫與非特異性免疫的區別是本節課的重點。因為主要內容是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而且特異性免疫與非特異性免疫之間有聯系又有區別,學生不容易區分,因此將特異性免疫與非特異性免疫確定為本節課重點。難點:特異性免疫的概念以及特異性免疫所涉及的抗體、抗原的概念都比較抽象,是本節課的難點。采用生活實例與教材緊密結合,合理運用課件和課本上水痘的例子讓抽象知識具體化。4 學情分析 學生通過第13章1、2節的學習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拒絕吸煙、酗酒、吸毒,為人類創建健康的生活環境,以及預防傳染病等的知識(授課期間可能所在班級的課程進度還未到此,授課過程中應向學生作必要的相關知識的簡介,從而才有利于改節課的授課內容的展開)。同時,也在前面第九章、第十一章學習過了血液、白細胞、皮膚等知識,為這節“人體免疫”的學習打下了基礎。學生從幼兒起已經接種過疫苗,學生對打預防針有一定的了解,學生學習積極性高,他們應該非常希望學習人體免疫的知識。通過調察、比較、討論和總結等學習方法,可以比較輕松地完成學習目標。5 教學過程5.0課前準備:學生準備-做好老師布置的調查表填寫調查表的學生姓名 : 是否生過這些疾病流感水痘其他爸爸媽媽自己5.1情境導入1、現在時令進入春夏交接之時,也正是感冒流行的季節,有的人始終很健康的生活、工作、學習,而有的人卻未能幸免,這是為什么?2、同學們是否還記得打預防針的經歷,這些事實與人體的什么功能有關?3、請大家拿出課前做的調查表,討論和交流一下。5.2非特異性免疫1、探究一:看PPT圖,結合課本P113第一段話,思考以下問題: (1) 人體完整的皮膚為什么有保護和屏障的作用?為什么擦破了的皮膚會發炎呢?(2) 空氣中難免會有細菌或塵埃,我們在呼吸時難免會吸進細菌或塵埃,為什么大部分吸進的細菌或塵埃不能對人體造成傷害呢?(3) 總結(1)(2)問題的答案,明確人體第一道防線有什么?學生活動一:前后位同學或同位同學為一個小組,結合PPT圖片與課本,討論老師提出的問題。然后小組代表回答問題。請同學們聯系“第11章人體廢物的排出,第3節 皮膚與汗液的分泌”中有關皮膚的結構相關知識并明確: 問題(1):完整的皮膚組織的細胞相互粘連在一起,使細菌無法逾越。細菌侵入擦破了的皮膚傷口并繁殖,導致感染。所以,皮膚必須完好無損才能充當屏障,防止細菌侵入。問題(2)呼吸道表面有黏膜,黏膜內有豐富的黏液腺,黏液腺能分泌黏液,黏液能粘住灰塵等異物,黏膜上有纖毛,有清掃異物的作用。問題(3)人體第一道防線就包括皮膚和黏膜的屏障作用。(板書)2、探究二:看看下圖,結合課本P113第二段話,思考以下問題:(1) 感染后的皮膚為什么會出現紅腫現象,有時還會化膿,為什么有時自己會痊愈?(2) 人體的口腔有很多細菌,口腔上皮受傷后很快愈合,人的唾液是否有殺菌作用?(3) 總結(1)(2)問題答案說說人體第二道防線包括了什么?學生活動二:同位同學為一個小組,結合PPT圖片與課本,討論老師提出的問題。然后小組代表回答問題。(1)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能殺死細菌,消除炎癥。(2)唾液有溶菌酶具有殺菌作用。(3)人體第二道防線包括了白細胞的吞噬作用和唾液中的溶菌酶的殺菌作用(板書)。教師總結:總結這兩道防線在人體中的作用特點:人人天生就有的,通過遺傳獲得的,對多數病菌起作用,而不是病原體侵染后才產生的,它的作用沒有特異性。包括了皮膚和黏膜的屏障作用、白細胞的吞噬作用、唾液中溶菌酶的殺菌作用。這就是非特異性免疫。5.3特異性免疫5.3.1教師以情境導入到方式進入特異性免疫的教學。教師:小時候大人跟我們說,不要和得了腮腺炎或得了水痘的人在一起玩,但是,如果得了一次腮腺炎或水痘以后就再也不會得了。那時,我就天天盼著自己得腮腺炎,因為得了以后就再也不會得了。這是為什么呢?學生:有免疫力了。學生:抵抗力增強學生:教師:人體除了非特異性免疫外,還有更重要的一種免疫類型特異性免疫(板書)。教師結合PPT講解:患過水痘的人體內能產生一種特殊的蛋白抗體,這種抗體具有抵抗水痘病毒的能力,使人不再患水痘。而引起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叫做抗原。5.3.2老師PPT播放感染天花、水痘麻疹病毒的圖片,讓學生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然后,教師再PPT展示抗原、抗體結合模式圖,并分步詳細解說產生抗體的過程。教師:有些同學會混淆了抗原與抗體的概念,大家可以通過抗原一般是病原體,病原體有一個原字,所以就是抗原,抗體在我們身體的體內,為我們人體排除和消滅病原微生物,維護人體健康的特殊蛋白質,就是抗體。教師進一步明確指出:特異性免疫是后天獲得的,專一的,免疫系統接受抗原刺激后產生抗體,抗原被清除后身體仍保持產生相應抗體的能力。當同樣的抗原再次侵入人體,人體就會產生大量抗體。這種免疫就是特異性免疫。教師: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都是排除和消滅人體的病原微生物,維護人體的健康。免疫還能及時清除體內衰老的、死亡的損傷的細胞;隨時識別和清除體內產生的異常細胞(如腫瘤細胞)。5.4特異性免疫與非特異性免疫的區別探究三:結合剛剛學過的知識和課本上P113-P114上的內容,填寫下表類型作用方式特點非特異性免疫特異性免疫相同點學生活動:獨立或小合作組完成表格。(答案見PPT)討論:運用所學知識討論在“情境導入”時提出的問題。“5.1情境導入1、現在時令進入春夏交接之時,也正是感冒流行的季節,有的人始終很健康的生活,工作,學習,而有的人卻未能幸免?2、同學們是否還記得打預防針的經歷,這些事實與人體的什么功能有關?”5.5計劃免疫和課堂拓展5.5.1教師設疑:(1)什么叫計劃免疫,計劃免疫有什么意義?(2)給剛出生的嬰兒接種卡介苗的目的是什么?接種百日破聯合疫苗的目的是什么?(3)你有打過預防針嗎?打過哪些?是預防什么病的?學生結合課本,得出正確結論。學生活動:(1)計劃免疫是依據國家對消滅傳染病的要求,在易感人群中,有計劃地進行預防接種。意義:能有效地增強人體的免疫力。(2)接種卡介苗的目的是預防結核病。5.5.2課堂拓展(1)免疫功能是不是越強越好呢?過強的免疫會導致什么結果呢?明確:不是,過強的免疫會導致過敏現象。(2)醫生給病人移植別人的肝臟,結果這肝臟沒成活,為什么呢?明確:免疫異常,人體的排異作用。(3)課本P114小資料人痘接種(課堂時間充裕時,教師可做簡介。否則,就安排學生自學。)(4)課外讀艾滋病(課堂時間充裕時,教師可做簡介。否則,就簡單強調一下該內容的重要性因涉及到傳染病與免疫學。)防線皮膚和粘膜第一道防線56課堂小結(PPT)血液中的白細胞唾液中的溶菌酶第二道防線非特異性免疫免疫類型特異性免疫(第三道防線)病原體過敏性物質移植器官疫苗抗原抗體免疫的概念人體免疫免疫的功能計劃免疫6 教學反思
- 關 鍵 詞:
- 人體免疫 北師大 版七下 生物 13.3 人體 免疫 教案 師公 開課 作品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