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教案 PPT 課件 學案 導學案 課時練 練習題 期中試題 期末試題 單元測
動能和勢能一、教學內容及分析1、內容:本節所涉及的現象學生在生活中比較熟悉,也是容易產生興趣的現象,初中階段只要求學生對能量的概念有初步的認識,不追求概念的嚴密性,本節課主要讓學生經歷探究本實驗的過程,總結得出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并且會用本實驗得出的結論分析物體的動能變化,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問題。
課題8.3摩擦力課型新授教學目標知識技能1、知道摩擦力是如何產生的2、知道摩擦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3、知道摩擦的利與弊過程方法1、通過觀察和實驗,感知摩擦力的存在2、知道摩擦的利與弊情感態度通過對摩擦力的利與弊的分析,養成一分為二看問題的好習慣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解釋
第1節浮力教案教學目標1.知道浮力的概念、產生原因及浮力的方向;知道大氣對浸沒在其中的物體也有浮力作用。2.知道漂浮在液面上的物體和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都受到浮力作用會用稱重法計算浮力。3.通過實驗、觀察了解浮力是怎樣產生的;經歷探究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過程學習使用控制變量法。4.培養嚴謹的科學
人教版初中音樂八年級上冊全冊教案第一單元歌舞青春第一課時教學內容1.唱歌青春舞曲2.欣賞共青團員之歌教學目標1.情感態度價值觀(1)通過演唱青春舞曲,體會音樂中人們積極、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以及.九年級化學教案(人教版)下冊科目化學年級九年級教師第八單元金屬和金屬材料課題1金屬材料教學【教學設計思路
課題:第5章第2節生活中的透鏡教學內容:了解生活中的透鏡以及簡單原理教材簡析:照相機、投影儀與放大鏡是生活中最常見的透鏡應用,通過對應用的學習,加深對透鏡的認識。教學目標:1.了解透鏡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2.掌握照相機、投影儀(幻燈機)、放大鏡的成像特點3.掌握實像和虛像的主要特征教學重難點:知道照
課題:2.4噪聲的危害和控制教學內容:1.聲與信息2.聲與能量教材簡析:本節課主要從環境保護出發,使學生了解噪聲的危害和怎樣減弱噪聲,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本節設計從物理學的角度說明了樂音與噪聲的區別,又從與生活聯系更密切的環保角度對噪聲做了說明,實際教學中不要糾纏在有關概念的辨析上。教學目標:知識與
光的色散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了解色散現象,知道是白光由色光組成的;2.知道色光的三原色。3.了解看不見的光:紅外線和紫外線的應用。二、過程與方法1.通過觀察光的色散實驗,讓學生體驗實驗是研究物理問題的重要方法2.通過教師演示和學生自主探究色光的混合,使學生獲得有關的知識,體驗探究的過程和方法
課題2.2聲音的特性(2)主備人班級授課人課時第2課時授課時間課程標準掌握聲音的特性,并知道其決定因素教學目標知識目標知道響度跟發音體的振幅有關;不同發聲體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能力目標通過做“響度與振幅有關”的試驗,進一步了解和學習物理學研究問題的方法。德育目標體會現實世界物體的發聲是豐富多彩的,從
第四節眼睛和眼鏡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1、知識和技能:了解眼睛的構造,知道眼睛是怎樣看見物體的。了解眼鏡是怎樣矯正視力的。2、過程與方法:通過再實驗、科學探究和討論,培養學生的觀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科學探究的能力和精神。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具有眼保健意識。有將科學技術
課題6.1質量主備人班級授課人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了解質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質量的單位會進行換算。2、知道質量是物體得一種屬性,它不隨物體的位置、形狀、狀態、溫度的改變而改變。3、了解常見的測量質量的工具,初步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過程與方法在天平的使用過程中,進一步體會使用測量工具的基本方法。情感態
課題3.4升華和凝華主備人班級授課人課時第1課時課程標準知道升華和凝華的概念知道升華吸熱、凝華放熱及其應用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升華和凝華的概念2、知道升華吸熱、凝華放熱及其應用3、知道生活中的升華和凝華現象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了解升華和凝華現象。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關心身邊的環境,產生樂于探索
課題:運動的描述教學內容:運動的描述教材簡析:機械運動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現象教學目標:(1)知道物體的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2)知道參照物的概念。(3)能選擇參照物描述物體的運動或根據物體的運動指出參照物。教學重難點:判斷物體是否做了機械運動;根據物體的運動指出參照物;參照物的概念。教(學)具準備
2.3聲的利用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現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的知識的應用。【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參觀或看錄像等有關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獲得社會生活中聲的利用方面的知識。【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了解聲在現代技術中的應用,進一步增加對科學的熱愛。教學重點、難點:聲在現代技術中的應用。預習檢測
教學設計第五節顯微鏡和望遠鏡課題名稱顯微鏡和望遠鏡課時安排1課時內容分析本節是前面所學知識的擴展,主要是了解顯微鏡、望遠鏡的基本結構和成像的基本原理。學情分析顯微鏡、望遠鏡成像的基本原理相對復雜,學生在理解上會有一些困難。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顯微鏡、望遠鏡的基本結構。過程與方法嘗試應用已知的科學規
課題3.3汽化和液化主備人班級授課人課時第1課時累計第17課時授課時間課程標準知道汽化和液化知道蒸發沸騰的異同點教學目標知識目標知道了解汽化和液化現象知道蒸發快慢的影響因素和沸騰的特點能力目標會運用汽化和液化的知識來分析生活中的相關現象德育目標表揚學生科學的學習態度教學重難點重點:知道蒸發快慢的影響
課題1.1長度和時間的測量課型新授課時1授課人授課時間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國際單位中長度與時間的基本單位;會進行常用長度、時間單位的換算;2.能利用生活中已知長度的物品進行長度的估測。會正確使用刻度尺測量長度,會使用適當的工具測量時間3.會正確記錄測量所得的數據,知道測量存在誤差。過程與方法能
課題:第6章第4節密度與社會生活教學內容:1.密度與溫度2.水的反常膨脹3.密度與物質鑒別教材簡析:密度與社會生活這節課是密度知識的再提升,體現了密度與社會生活的密切聯系,很好地說明了從物理走向生活,從生活走向物理這一理念,體現了物理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教學目標:1.知道密度與溫度的關系,了解水的反
光的折射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現象及入射光線、折射光線、法線、入射和折射角(2)知道光從空氣斜射入水、其他介質中及光從水、其他介質斜射入空氣中的折射情況(3)知道折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4)能用光的折射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現象。2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觀察、探究
光的反射學校授課教師授課時間授課類型新授課題光的反射教學目標1、了解光在一些物體表面可以發生反射;2、通過實驗探究發現光的反射規律;3、應用光的反射規律或通過實驗理解反射現象中光路可逆;4、通過分析實驗現象了解鏡面反射和漫反射。教學重點探究光的反射規律教學難點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規律教學方法探究法、講
1.3運動的快慢教學設計【學習目標】1知道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幾種方法。2理解速度的概念,計算公式及速度的單位。3.會進行速度的單位換算,能利用公式v=st及其變形公式的計算。4.知道勻速直線運動的概念。【學習重點】:速度的物理意義及速度公式【學習難點】:速度概念的建立;研究物體運動的方法“頻閃攝影”
課題:第6章第3節測量物質的密度教學內容:1.量筒的使用2.測量固體的密度3.測量液體的密度教材簡析:本節課是學生在學習了質量和密度的概念以及密度計算公式后的直接應用,具體包括量筒的使用、測量固體的密度和液體的密度這些知識。讓學生掌握利用密度公式間接測量物質的密度的方法,培養學生實驗操作能力,本節課
經營許可證編號:魯ICP備09030270號-2 魯公網安備 37011602000151號 copyright@ 2019-2022
網站大部分作品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站整理編輯的作品外,版權歸上傳者所有,如您發現上傳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權,請立刻聯系我們并提供證據,我們將在3個工作日內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