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人體營養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知道消化系統為人體能源供應提供營養物質; (2)了解人體所需的六大營養物質及其中哪三大為能源物質;掌握消化系統的組成; (3)掌握消化系統的組成部分; (4)掌握各消化器官的特點,掌握小腸是重要的消化、吸收的場所;
消化和吸收,人教版七下,生物,2.2,消化,吸收,教案,師公,開課,資料
人體的營養復習課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設計思想 1. 通過學生課前填寫表格,熟記食物中營養物質的主要作用、缺乏癥狀以及食物來源。 2. 通過觀看視頻消化系統的結構和吸收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創設教學情境,鞏固消化系統的各大結構,強化消化和吸收概念。 3. 通過學生的寫和說,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發揮主體作用。 4. 通過各知識點的分析和小結,使學生循序漸進
消化和吸收,人教版七下,生物,2.2,消化,吸收,教案,師公,開課,資料
消化和吸收(課時2)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概述食物的消化過程和營養物質的吸收過程。 (2)分析小腸結構與功能的關系,說出小腸的結構與其吸收功能相適應的特點。 2、能力目標 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團體合作能力、思維能力。 3、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向學生滲透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1)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過
消化和吸收,人教版七下,生物,2.2,消化,吸收,教案,師公,開課,資料
消化和吸收第一課時 教案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描述人體消化系統的組成; 概述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過程; 3. 嘗試解讀營養物質在消化道內被吸收的曲線圖; 4. 分析小腸的結構和功能的關系,說出小腸的結構與吸收功能相適應的特點。 二、能力目標: 通過對“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探究實驗的設計,學會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 通過觀
消化和吸收,人教版七下,生物,2.2,消化,吸收,教案,師公,開課,資料
第二節 消化和吸收 (第1課時) 一、 教學目標 (一) 知識與技能 1.描述消化道的組成;了解各部分的功能。 2.說明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及其所含的消化酶的作用;解釋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原理。 3. 舉例說出消化的涵義;概述淀粉、蛋白質和脂肪的消化過程。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自主學習認識消化系統的組成器官和功能。 2.設計饅頭在口腔中變化的探究方案并對實驗的結果進行分析。
消化和吸收,人教版七下,生物,2.2,消化,吸收,教案,師公,開課,資料
第三節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 教材分析: 本節課從學生常見的或親身體驗過的生活現象入手并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既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教學目標: 1概述反射是人體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 2通過膝跳反射的實驗理解反射的概念。 3描述反射弧的結構。 4舉例說出反射包括簡單的反射和復雜的反射。 5提出有關反應速度的問題,制定并實施探究計劃。 教學重點:
人教版七下,生物,6.3,神經,調節,基本,方式,教案
第四節 輸血與血型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人體血量的有關知識,對人體失血情況有正確的認識;能說出ABO血型的類型及安全輸血的原則;了解成分輸血,明確成分輸血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 學會運用所學的ABO血型知識,嘗試“模擬”血型鑒定,增強動手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同我國的無償獻血制度;培養珍愛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樹立健康的成年公民應當積極參加無償獻血的觀念
人教版七下,生物,4.4,輸血,血型,教案
第二節 神經系統的組成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描述人體神經系統的組成和功能。 2.描述神經元的結構與功能。 3.說明人體各部分的協調動作主要靠神經系統的調節來實現。 過程與方法: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獲取知識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資料分析”的學習,培養學生關心他人、樂于助人的情操。 二、教學重點 1.人體神經系統的組成和功
人教版七下,生物,6.2,神經系統,組成,教案
第一節 分析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利用報刊、書籍、互聯網等媒體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舉例說明人對生物圈多方面的影響。 2、能舉例說明人類的哪些活動能改善生態平衡,哪些活動會破壞生態平衡。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收集有關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影響的資料,培養學生收集和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并激發學生關注生物信息的興趣。 2、通過對信息資料的分析
人教版七下,生物,7.1,分析,人類,活動,生態環境,影響,教案
第三節 擬定保護生態環境的計劃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調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并能在實踐中應用。 2.嘗試完成對當地生態環境現狀的調查和有關的分析討論。 3.能夠獨立擬定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行動計劃。 過程與方法: 1.初步學會處理信息及撰寫調查報告的基本方法。 2.通過調查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及社交能力。 3.培養接觸社會、并從社會中直接獲取資料的能力
人教版七下,生物,7.3,擬定,保護,生態環境,計劃,教案
第一節 人體對外界環境的感知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描述眼球和耳的結構及各主要組成部分的功能。 (2)概述視覺和聽覺的形成過程。 (3)說出近視的成因及預防的方法。 (4)說出導致耳聾的各種因素及預防的措施。 (5)關注日常生活中眼和耳的衛生保健。 【過程與方法】 說出近視的成因及預防的方法,嘗試觀察瞳孔大小變化的情況并做出解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人教版七下,生物,6.1,人體,外界,環境,感知,教案
第一節 流動的組織血液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夠描述血液的組成成分和各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并能通過血漿和三種血細胞的功能歸納出血液的功能。 2.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能嘗試識別紅細胞和白細胞。 過程與方法: 1.能夠簡單分析血液常規指標,提高思維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 對三種血細胞功能的了解,學會運用知識,描述貧血、發炎、血流不止的現象及原
人教版七下,生物,4.1,流動,組織,血液,教案
第三節 合理營養與食品安全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能說出符合海南本土的膳食指南。 2.能說出幾種不安全食品的名稱,關注食品安全。 3.學會判斷某食品是否安全。 (二)過程與方法 1.嘗試運用相關知識,設計一份營養合理的食譜,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創新精神。 2.了解不安全食品的制作過程,掌握安全食品的判斷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不合理營養的探討
人教版七下,生物,2.3,合理,營養,食品安全,教案
第二節 探究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 教學設想: 在“探究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中安排了模擬探究“酸雨對生物的影響”,為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提供了空間。模擬探究中有相關的背景資料和探究提示,既創設了問題的情境,又為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初步設計探究方案提供了指導和幫助。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研究酸雨和廢電池對生物的影響,充分認識到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危害。 2、
人教版七下,生物,7.2,探究,環境污染,影響,教案
第一節單細胞生物,第四章生物體的組成,眼蟲是由一個細胞構成的生物體,常常生活在水溝,池沼或溪流之中,人體的細胞如果離開人體就很難存活,眼蟲也是一個細胞,它為什么能獨立生活呢,想一想,1,舉例說明單細胞生物可以獨立完成生命活動,2,舉例說出單
蘇教版七上生物第一節,單細胞生物,課件,蘇教版七上,生物,第一節,單細胞
第一章周圍的生物世界第一節我們周圍的生物,第1單元探索生命的奧秘,珙桐,鴿子樹,朱鹮,鱷魚,馬褂木,長白山自然保護區,泰山,畫面中那些物體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如何區分生物與非生物呢,1,舉例說出常見生物的名稱,增強關愛生物的情感,2,舉例
蘇教版七上生物第一節,我們周圍的生物,課件,蘇教版七上,生物,第一節,我們,周圍
第二節生物與環境的關系,如果想找青蛙,你會到什么環境中去找,如果想捉魚,你會到什么環境中去捉,如果想找苔蘚,你會到什么地方去找,生物與環境之間應該有怎樣的關系,1,舉例說出光,水,溫度等生物生存的環境條件,2,舉例說明生物和環境之間的關系
蘇教版七上生物第二節,生物與環境的關系,課件,蘇教版七上,生物,第二,環境,關系
第三節我們身邊的生物學,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離得開生物嗎,我們的衣,食,住,行都來自生物,1,描述生物學的概念,2,舉例說出生物學與人類生活的關系,3,舉例說出生物學的發展對社會的影響,生物學,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生物學與人類生活
蘇教版七上生物第三節,我們身邊的生物學,課件,蘇教版七上,生物,三節,我們,身邊,生物學
第二節多細胞生物體的組成,細胞,分化,生長,分裂,組織,細胞體積增大,細胞數目增多,你能說出細胞分裂和分化的過程嗎,細胞是怎樣構成生物體的呢,1,描述多細胞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個體,2,描述人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
蘇教版七上生物第二節,多細胞生物體的組成,課件,蘇教版七上,生物,第二,細胞,生物體,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