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制15《分享真快樂》教學設計(馮老師公開課).docx
分享真快樂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知道分享能帶給別人快樂,愿意和別人分享快樂。2.認同別人的快樂,學會真心祝賀和分享別人的快樂。3.能夠對同學間不接納和不欣賞的行為進行阻止,并運用正確的方式使大家一同分享快樂。教學重難點1.學生回憶快樂,感受快樂,分享快樂,并認識到大家分享,就成了共同的快樂。2.愿意和別人分享快樂,認同別人的快樂,學會真心祝賀和分享別人的快樂。對同學間不接納和不欣賞的行為能進行阻止,并運用正確的方式使大家一同分享快樂。教學過程【新課導入】觀看幸福拍手歌,讓學生事先體驗老師分享視頻的快樂!設計意圖:幫助孩子感知“分享”,體驗分享帶來的快樂,融入課堂。一、分享閱讀更有趣(什么是分享?)1.引導學生閱讀課本第58頁繪本故事,幫助孩子用簡短的語言將故事串聯(lián)起來。給2分鐘準備時間,點名回答。設計意圖: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激發(fā)表達欲望。2.聽完故事后,請學生起來簡要說說自己所理解的“分享”的含義什么是分享?設計意圖:構建知識框架,拓展思維。3.還有哪些東西可以和大家分享,帶給大家快樂呢?設計意圖:活躍學習氣氛,讓更多學生開動腦筋。二、分享的魔力1.分享朗讀的快樂。以組為單位,比一比,看看哪個小組的分享帶來的快樂最多!設計意圖: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較多的活動形式引導每個孩子參與到學習中。21世紀教2.學生交流自己遇到的類似情形。展開討論,分享還有什么魔力?(教師可舉例引導)設計意圖:從實際出發(fā),讓學生更易了解和掌握課本內容。三、快樂地分享1.通過分析樂樂的故事,引導孩子分享自身經(jīng)歷,結合實際,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分享時需注意的地方。(此處設問,引導學生在課本中尋找答案。)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途徑和辦法。2.畫一畫,讀一讀(課本60頁,概括為“六個點”)設計意圖:以讀促講,以讀促悟。四、他是“小氣鬼”嗎1.拋出問題,引導學生閱讀與思考,談談自己遇到的經(jīng)歷和感受。設計意圖:融入小故事中的情形,加深理解。2.此處設問:遇到類似的情形,應該怎么辦?學生討論,指名答。設計意圖:加深理解,引導學生養(yǎng)成解決問題的習慣,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學以致用。五、課堂小結1.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懂得了什么道理?學生自由發(fā)言。設計意圖:回顧所學知識,加深記憶。2.教師小結:一份快樂,大家分享,就成了大家的快樂,希望小朋友能把快樂帶給身邊的每個人。設計意圖:表達對學生寄予的期望。板書設計什么是分享? 分享的魔力15.分享真快樂分享需注意:“六個點” 分享要客氣設計意圖:簡單明了,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