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2.1《聲音的產生與傳播》導學案.doc
2.1聲音的產生與傳播一、【學習目標】1、通過觀察和實驗,初步認識聲音產生和傳播的條件。2、知道聲音是物體振動產生的。3、知道聲音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二、【重點、難點】聲音產生和傳播的條件。三、【學法指導】、根據上面所提的學習目標,閱讀課本P27到P30的內容,初步了解本節內容。、完成下面的自主學習。四、【學習過程】(一)自主學習。(1)聲音是發聲體的 產生的,振動停止,發聲出停止。(2)聲音的傳播需要 ,真空 (能/不能)傳聲。我們日常交談時傳播聲音的介質是 。(3)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一般不同。一般情況下,固體傳聲比液體 (快/慢),液體傳聲比氣體 (快/慢)。在15空氣中,聲音傳播的速度是 。(二)課堂合作、探究學習1、仔細閱讀課本P27的圖2.1-1,了解發聲體發聲時有什么共同特征?結論: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 , 停止,發聲也停止。2、觀察課本P28的圖2.1-5的實驗,探究聲音傳播的條件。結論:聲音靠 傳播, 不能傳聲。日常交談時傳播聲音的介質是 。3、仔細閱讀課本P30的小資料,了解影響聲音傳播速度的因素:結論:(1)聲音傳播速度的大小與介質的 和介質的 有關。(2)多數情況下,V固 V液 V氣。(3)在15空氣中,聲音傳播的速度是 。4、觀看視頻:聲音的產生和傳播5、仔細閱讀課本P30-31,了解我們是怎么聽到聲音的?聽到聲音的兩種方式: 、 。(三)課堂練習1、上課時,老師的講話聲是通過____ ___傳入學生耳中的;敲響的音叉接觸水面能濺起水花,說明聲音是由于物體的_________而產生的。2、月球上的宇航員只能通過無線電來進行交談,主要是因為_______ __不能傳聲。3、如右圖所示,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 鬧鐘的聲音會逐漸變小,直至聽不到聲音這個實驗說明了( )A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B聲音必須通過介質才能傳播 C聲波在玻璃罩中發生了反射 D聲波在傳播過程中能量逐漸減少4、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一般來說,聲音在 中傳播得最快。聲音在15 的空氣中傳播速度是________m/s.北宋時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夢溪筆談中記載著:行軍宿營,士兵枕著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聽到夜襲敵人的馬蹄聲.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將你的耳朵緊貼在課桌的桌面上,在桌面的另一端用手輕輕地敲擊;再將你的耳朵離開,用手以同樣大的力度敲擊桌面。比較兩次聽到的聲音:第一次聲音是通過 傳播的,第二次聲音是通過 傳播的。五、【課后鞏固】1、釣魚時,河岸上的腳步聲會把魚嚇跑,這說明 能夠傳聲。2、在大鼓上放些沙粒,擊鼓時,會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現象,這說明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3、如右圖所示,當敲響音叉后用懸吊著的泡沫球接觸發聲的叉股時,泡沫球會被_________________,這個實驗說明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___________。若小球停止彈起,則說明 。4、下列關于聲音的說法,正確的是( )A發聲的物體不一定在振動 B聲音可以在真空中傳播C利用回聲可以測定海底的深度 D聲音在空氣比在水中傳播得快5、下列關于聲音傳播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真空不能傳聲 B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一般不同C學生聽到教師的講課聲是靠空氣傳播的 D在同種介質中聲音的傳播速度是相同的6、如果用手按在自行車車鈴的金屬蓋上,無論你怎樣用力打鈴,鈴聲都不會清脆,這是因為手按在車鈴上時( )A影響民車鈴的正常振動 B車鈴就不會振動C沒有鈴聲傳出 D車鈴周圍沒有傳聲的介質7、下列實驗中,不能探究聲音產生條件的是( )A把敲響的音叉接觸懸掛著的泡沫球,小球被彈起;B把一支短鉛筆固定在鐘上,敲響鐘,拿一張紙迅速從筆尖上劃過,紙上留下鋸齒狀的曲線C敲鋼管的一端,另一端給聽到兩次敲擊聲D在音箱上放上些紙屑,紙屑會隨音樂起舞8、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 ,撥動的琴弦發聲靠的是琴弦的 ;鼓發聲時用手按住鼓面。鼓聲就消失,這是因為 。9、教室內教師講課的聲音,是老師的聲帶 產生的,并通過 傳播到學生的耳朵。2
- 關 鍵 詞:
-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導學案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