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3.1《角的初步認識》教案(福建省級優課).doc
角的初步認識信息化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教學主題角的初步認識(第1課時)一、教材分析新課標指出:在教學中要結合生活情境認識角,理解角的概念,盡可能為學生提供直觀感受、操作歸納等機會,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嘗試用數學角度去觀察周圍的世界。角的初步認識這一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角在生活中有著豐富的“原型”,教材一開始就呈現了學生非常熟悉的校園生活情境圖,從這些實物中抽象出角,初步感受角的特點,使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抽象過程,感受數學知識的現實性。但由于數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二年級學生仍處于具體形象思維,又缺乏感性經驗,故教材安排了折疊、拼角、制作活動角等多種實際操作活動,來獲得直接經驗,提升對角的認識,體會到角的大小與兩邊張開的大小有關,與邊的長短無關。為以后進一步學習其他幾何圖形知識奠定了基礎。二、學生分析基于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背景,他們缺乏感性經驗,對于抽象出來的角會很難理解,只有通過形象的演示、動手操作、獲得直接經驗,才便于在此基礎上進行正確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數學的概念。因此本節課以微課、白板設計數學活動貫穿全課,從生活中認識角,從實物中抽象角,在操作中感知角,在辨析中理解角,使學生在理解中應用和發展。三、教學目標1、初步認識平面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學會使用重疊法比較角的大小。2、通過信息技術與教學相結合,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3、通過觀察、操作、表達等活動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4、 教學重難點重點: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難點:體會角的大小只與兩邊張開的大小有關(與邊的長短無關)五、教學環境囗簡易多媒體教學環境 交互式多媒體教學環境囗網絡多媒體環境教學環境囗移動學習 囗其他六、信息技術應用思路我使用了鴻合I學的白板以及微課。白板:1、在找角環節,教師利用白板中的智能筆功能在圖上畫角,并將三個角拖動出來,使學生經歷生活中的角抽象出數學中的角的全過程,初步感知數學意義上的角。在學生認識完角的特點之后,讓學生利用白板在主題圖上找角、畫角,讓學生直接體驗生活中的角和數學中的角的有機結合。2、在判斷角環節,通過白板動態演示,從不是角變成角,通過轉換展示不同位置的角,加深學生對角特點的認識。3、比較角的大小時,利用白板的拖拉功能,將兩個角重疊在一起,一眼就看出哪個角大。形象、直觀的演示了重疊的方法,突破了難點。通過白板的批注功能,對比較角的大小的方法進行總結板書,加深學生對比較角的大小的方法的記憶。微課:1、導入時,通過播放小視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2、課中,通過播放生活中的角這個小微課,感知生活中處處有角。3、小結時,通過微課幫助孩子們對本節課所學知識進行記憶,加深理解。七、教學流程設計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播放視頻(圖形寶寶玩游戲)猜猜新朋友在哪里,是誰通過播放視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初步認識角特征白板出示例題圖抽象出角拿出三角尺板書角以及名稱白板出示校園主題圖引導畫一個角播放微課:生活中的角出示判斷題板演拖動邊,使原本不是角變成角轉換不同位置的角,讓學生再判斷找三個圖形的角小結角的共同點摸三角尺上的角說摸的感受找主題圖的角生上臺畫出找到的角觀看視頻獨立完成判斷題反饋利用白板中的智能筆畫角,利用拖動功能將角抽象出來。使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抽象過程,感受數學知識的現實性。利用白板中的智能筆畫角,動手操作,再一次從生活中的角抽象出數學中的角,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通過微課,讓學生直觀感受生活中的角和數學中的角的結合,體會生活中處處有角利用白板的批注功能,根據學生反饋,及時標注。利用拖動功能,將不是角變成角、通過轉換展示不同位置的角,加深學生對角特點的認識。探索角,感知角玩活動角白板出示兩個角吵架:紅角大?還是藍角大?小結比較兩個角的大小的方法出示折角活動要求和老師一起玩活動角:張開,靠攏。做比老師大的角做比老師小的角在白板上直接拖動角,將兩個角重合。說重疊比較的方法。折角,小組內介紹角,比角。小組反饋。通過動手操作獲得直接經驗,提升對角的認識,感受角的大小與兩邊張開的大小有關,與邊的長短無關。利用白板拖動功能,將兩個角重合在一起,利用批注功能板書比較角的方法,直觀、形象地幫助學生加深比較角的方法的理解和記憶。通過小組學習,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課堂總結播放微課說說這節課的收獲觀看視頻同桌拍手唱兒歌通過微課幫助孩子們對本節課所學知識進行記憶,加深理解八、板書設計角的初步認識邊 角有大有小頂點 觀察法邊 重疊法角的大小與兩邊張開的大小有關,與邊的長短無關9、 教學特色為個性化教學所做的調整:1、在例題中找角,利用白板智能筆的畫角功能,在圖上畫出角,并將角拖出來,讓孩子感受抽象的過程。2、觀看微課,感受角在生活中隨處可見,豐富學生對角的感性認識,有利于學生完成后面的判斷題。3、微課對全課做了小結,讓孩子對所學知識有系統的認識,有助于完善認知。為自主學習所做的支持:1、活動角完成之后,學生對角的大小與兩邊張開的大小有關,與邊的長短無關的認識比較深刻,教師放手讓學生比較兩個角的大小,通過師生、生生互動,掌握如何正確比較角的大小的方法。2、教師放手讓學生折角,并指出角的頂點和邊,最后在小組內比一比誰的角大,小組反饋時,教師將講臺讓給學生,生生反饋,互相提問、評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能力培養的設計:1、在找角、總結角的特點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與概括能力。2、從主題圖中抽象出角,培養學生的抽象能力。3、制作活動角、比較角的大小,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4、小組討論、匯報,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教與學方面的創新:通過制作微課,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擴展學生的見識,建構學生的知識體系,完善認知,還能檢測自己的元認識,對所學內容印象更深刻。利用白板的書寫、標注、拖拉等功能,突出教學的重點,化解教學的難點,加深學生對角特點的認識。本節課通過微課和白板兩種信息技術手段的使用,與教學活動有效結合,解決了教學中的重點,突破了難點,利用師生、生生互動的方式,調動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教學過程整體優化及學習方式轉變
- 關 鍵 詞:
- 角的初步認識 人教版二 年級 上冊 數學 3.1 初步 認識 教案 福建 省級

關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