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制5《風兒輕輕吹》教案(趙老師公開課).doc
部編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5課風兒輕輕吹教學設計風兒輕輕吹教學設計一、 課標分析(設計理念):道德與法治課程理念:法治教育必須植根于兒童的生活才會對兒童有意義,教與學必須與兒童的生活世界相聯系才能真正落實法治教育,促進兒童的成長。本課教學,我以兒童現實生活為基礎,主要采用體驗式和引導式的學習方法,以討論、制作、游戲等不同形式的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多感官地參與,帶領學生走入大自然,走進風的世界。教育家贊科夫說:“如果真正的、廣闊的生活沖進教室的門而來到課堂上,教室的天地就開闊了。”探究風,就應該讓孩子們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零距離地接觸風。在課的尾聲,我讓學生帶上自己喜歡的器材,在操場上和風兒一起玩。他們感受著大自然的風帶來的樂趣,探尋著與風玩的小竅門。藍天下,清風中,一群人,一片歡笑此情此景,讓我想起了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的: “道德,只有當它被學生自己去追求,獲得親身體驗的時候,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的精神財富。”二、教材分析風兒輕輕吹是部編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我和大自然”中的第五課,本課共包含了四個子話題。針對一年級孩子的認知能力,我選取了“風兒在哪里”、“和風兒一起玩”兩個話題,作為本課時的教學內容。教材呈現了小朋友們在大自然里尋找風、和風游戲的情境,教材下方還以繪本的形式呈現了風的朋友,旨在讓學生了解風在大自然中的伙伴。三、學情分析數次試教后,我發現生活在大武漢城市中的孩子,對于“晨霧”等一類自然現象幾乎沒有見過,理解起來相當困難。于是,我將繪本故事去掉,直接改用教材中的情境圖,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發現自己觀察到的大自然里的風,并將學生的發現串成一首兒歌,對原有教材進行了取舍與拓展。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好玩兒又好動,對美麗的大自然充滿了好奇心。他們對于風的認識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初步具有通過事物變化發現風的能力,但他們缺乏對事物深入探究的方法和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我從興趣入手,教給學生探究的方法,以體驗為主要教學方式,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四、說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是:尋找風兒在哪里,感受和風兒一起玩的快樂。教學難點是:學會動手制作簡易小風車,嘗試探究風的秘密。五、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了解風是我們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自然現象,初步感受四季的風各有不同。2.通過和風一起玩的游戲,感受風給我們帶來的快樂;激發學生對大自然探究的興趣。3.學會動手制作簡易小風車,嘗試探究風的秘密。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是尋找風兒在哪里,感受和風兒一起玩的快樂。教學難點是學會動手制作簡易小風車,嘗試探究風的秘密。教學準備1.學生帶自己喜歡的和風一起的器材,如:竹蜻蜓、泡泡水、風箏等。2、教師提供每個學生做風車的相關材料,黑色水性筆一支。3. 包裝成“風的娃娃魔盒”的吹風機一個。4、相關授課課件。教學時間二課時第一課時完成教材17-18頁“風兒在哪里”和“和風一起玩”兩個三級課題內容。第二課時完成教材19-20頁“風兒能幫我們”和風兒的“脾氣”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活動一 猜一猜,激趣引出課題1.出示謎語,課件呈現:看不見,摸不著,四面八方到處跑。它吹動了你的發梢,吹跑了我的小花帽。(打一自然現象)猜猜它是誰?師:同學們,我們先來猜個謎語吧!看不見,摸不著,四面八方到處跑。它吹動了你的發梢,吹跑了我的小花帽。2.學生猜謎語。3.師:聽到同學們叫它,風輕輕地吹來了!板書課題:風兒輕輕吹。活動二 風兒在哪里,感受風1. 風兒在我身邊師:拿起小手扇一扇,用點力,你感覺到了嗎?你們感覺到了嗎?瞧!風兒就在我身邊,揮一揮手就來到。師:伸出你們的食指,像我這樣在手指上畫個手指人。給它點涼風,再給點熱風試試。有什么感覺?預設:手指涼涼的,手指熱乎乎的師:我們不僅可以制造風,還可以怎么找到風呢?來,教師創設情境:用帶香味的扇子扇風(請同學先閉上眼睛,用心體會,再睜開眼睛,引導學生調動各種感官去感受風,)你怎么找到風的?有不一樣的方法嗎?預設:生1:我聞到了一股香味,是風把香味送來的。生2:我看到風把我的頭發吹起來了。生3:我聽到風來了有“颯颯“的聲音。生4:我吹來的時候我感覺皮膚涼涼的。師小結:剛才我們用:看一看,聞一聞,聽一聽等各種方法,去找到了風。原來風并不神秘,它就在我們身邊呀!過渡:風兒吹呀吹,它吹進了咱們的校園。2.風兒在咱校園里師:課件呈現校園拍攝的一組圖( 紅旗飄,樹枝風中搖動,孩子們奔跑時飄動的頭發和領巾師:找一找,校園里的風在哪里呢?除了這些,你還從哪找到了校園里的風呢?預設:(風吹書本翻動,風吹動樹葉飛舞,風吹動花草搖動)過渡:風吹過校園,吹到了大自然。3.風兒在大自然里師:課件呈現教材18、19頁的情境圖,想一想:風兒在哪里呢?找到后和同座學說一說吧!預設:(泡泡隨風飛舞,草兒彎腰,河水起波,風箏飛舞,風車轉動)除了這些,你還從大自然中哪兒找到風?預設:生1:有一個詞叫“斜風細雨”,有時候下雨有風。生2:下雨后空氣特別清新,風把好聞的味道吹來了。生3:我聽到過風把樹葉吹得“嘩啦啦”響。師:你們真會發現,老師把你們的發現串成了一首兒歌,讓我們一起讀一讀吧!(課件呈現兒歌風兒在哪里)學生配樂表演朗讀。師小結:看,風千變萬化,但我們時時處處都能感覺到它的存在!風是我們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自然現象嘛!4.四季的風師: 一年有四季,四季都有風。風娃娃來了,來和我們做游戲。用教具“風的娃娃魔盒”,模擬四季風的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情境體驗,感受四季風不同的特點。師:感受了四季的風,你有什么發現呢?師小結:原來,四季的風,各不相同,帶給我們不一樣的的感受。大自然真是一個神奇的魔法師啊!活動三:和風兒一起玩,體驗風1.師:你們平時和風兒玩過什么游戲?預設:玩風車、吹泡泡、擲紙飛機,玩風車等2.師:其實和風還可以玩更有意思的游戲!(播放視頻:滑翔傘,跳傘,拖拽傘、熱氣球)開拓學生的思維眼界。3.我們動手做個屬于自己的風車吧!4播放風車制作的教學視頻。定格難點步驟:一角向中心彎曲、竹簽扎孔方向、吸管纏繞的方法。5.指導學生分小組制作風車,教師指導,完成后可以下位玩一玩。6.帶上我們課前準備的器材,到操場上和風一起玩起來吧!看看你能發現風的什么秘密?7.同學們,你們和風一起玩,開心嗎?你玩的什么游戲?有什么發現呢?8.師總結:原來,和風一起玩也有很多學問哦!今天我們快樂地和風在一起,和風交上了朋友。風還能幫助人們做什么事呢?我們下節課再學。板書: 風兒輕輕吹六、導學案1.看一看,課前觀看微課,試著學習制作紙風車。2.找一找,在校園里、大自然里,風兒在哪里?七、作業設計及作業完成后的分析:一、 火眼金睛,辨一辨風兒在哪里?你能找到了嗎?請在符合條件的情境旁邊打“”情境符合不符合河水起波窗簾飄動風箏高飛看電視氣球飄揚二、 快樂實踐你做的風車成功了嗎?玩玩你的風車,看看怎樣讓它轉得更快?作業完成后的分析:本次作業,學生對于“風兒在哪里”的辨析準確率高。對于做風車的實踐活動,大部分同學積極性高,少數學生怕困難不愿嘗試,需要教師再鼓勵、幫助。7
- 關 鍵 詞:
- 風兒輕輕吹 部編版 一年級 下冊 道德 法制 風兒 輕輕 教案 師公 開課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