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 肥皂泡教學反思二
肥皂泡教學反思肥皂泡節選自冰心1936年3月22日寫于北平的散文胰皂泡,編入時將“胰皂”改為了“肥皂”,課文的開頭簡潔明快,直接表達了對吹肥皂泡的游戲的喜愛,接著作者詳細有序地介紹了這種游戲的玩法;四、五自然段用細膩的文筆對肥皂泡的顏色、形狀及變化都進行了描寫,也寫出了吹肥皂泡時的心情和美妙的想像,在文章結尾,作者又從隨著肥皂泡而產生的種種美好的想像中回到現實的世界中,言語中顯露出淡淡的傷感。本文的教學重點是:1.了解兒時的作者是怎樣玩“吹肥皂泡”的游戲的。聯系自己的游戲體驗,以現實生活為依托進行口語交際及小練筆的練習。2.體會作者對游戲過程描寫得有序及細致,并體會作者由“玩吹肥皂泡”的游戲產生的美好想象。一、教學效果圍繞本課教學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以下教學效果:1.創設情境,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肥皂泡不僅介紹了吹肥皂泡游戲的方法和過程,還把吹肥皂泡的美好心情寫了出來。因此,學習本文除了感受語言文字的美,還應體會作者的情感和態度。為此,課前讓孩子們回憶自己娛樂休閑的游戲,創設一個快樂自由的情境,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為更好地理解課文奠定較好基礎。2.親身實踐,切實感受語言文字的精美。課中,特安排了吹肥皂泡的實踐活動,既讓學生對吹的動作有了更深的體會,又為理解下文描寫肥皂泡的美麗作了鋪墊,讓學生把語言文字和感性體驗結合起來,減緩了理解的坡度,以更好地體會作者文筆的細膩與精美。3.拓展想像,培養學生豐富想像力。肥皂泡給孩子們帶來夢幻般的感覺,教學中不僅要留意作者的美好想像,還要挖掘省略號可能隱含的內容,引導學生開展豐富的想像,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領會作者的心情。4.以讀為主,深刻體會作者情感和態度。借助讀加深詞句理解,借助讀升華情感,借助讀體會意境,通過讓學生反復讀,以讀進入夢幻般的泡泡世界,也把聽者帶到意境中去。5.學練結合,促使閱讀教學綜合高效。課后布置學生再玩吹肥皂泡,把自己所看、所想記錄下來,以通過小練筆使生活體驗與情感體驗互相交融,更好掌握文章表達方法的學習與運用,以切實提高學生讀寫結合的運用能力。二、成功之處在上這節課的時候,我最大的成功之處是:本文的重點是理解描寫肥皂泡樣子的詞語和句子,并能體會其用法的精妙,為了解決這一重點,我先讓學生自讀課文,再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展開討論:吹起來的肥皂泡是什么樣子的?學生抓住了“輕清透明、玲瓏嬌軟、顫巍巍”等重點詞語,了解到肥皂泡的美麗,從而體會到作者對肥皂泡的喜愛之情。 三、不足之處比如在學習作者制作肥皂泡的過程時,教學形式比較單一,造成學生的積極性不是很高。學生的概括能力欠缺,口語表達能力還有待提高。以后我還要繼續向各位老師學習,自己也要多鉆研,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四、改進措施如果我再重新上這節課的話,我會這樣做:首先課前讓孩子們回憶自己娛樂休閑的游戲,創設一個快樂自由的情境,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為更好地理解課文奠定較好基礎。接著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讓學生用自已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哪些內容?讓學生多讀,目的是想讓學生們對課文內容有更多地了解。然后討論交流:了解兒時的冰心是怎樣玩吹泡泡。游戲的,并勾畫出表明先后順序的詞語,如“然后”、“再”等。再讀課文,找出自已喜歡的語句,做上標記,并認真體會。最后聯系生活,感受體驗:回憶一下你們平時最愛玩什么游戲?怎樣玩的?都想到了什么?在我們剛才交流的基礎上,學著向冰心奶奶一樣有序的寫一寫你們的游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