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冰和水 【教材簡析】 本課是在學生認識了物質的狀態及其主要性質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到通過加熱和冷卻可以使水的狀態發生變化。活動1“觀察水結冰現象”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實驗認識到當溫度降到0時水會結冰。活動2“觀察冰的融化”目的是認識到冰受熱后可以變成水。應用與拓展“做創意冰品”讓學生動手利用模具制作各種形狀的冰品,旨在進一步認識冰水之間的轉化。 【學情分析】 學生前面已經認識了物質的三態,并學習
冰和水,冀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3.11,教案設計
1. 測量長度 【教材簡析】 本課是單元的起始課,與其他四課之間是并列關系,且又是相對獨立的。本課以學生的認知過程為主線,設計了3個活動。活動1“學習使用刻度尺”目的是幫助學生認識關于刻度尺的基礎知識,學會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方法。活動2“測量身體不同部位的長度”引導學生選擇合適的尺子來測量身高、肩寬、腰圍等,認識和使用更多工具測量物體的長度。活動3“用身體的尺子估測長度”目的是讓學生利用“拃
測量長度,冀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1.1,測量,長度,教案設計
4.測量溫度 【教材簡析】 本課按照從感性到理性的認知過程設計了兩個活動。活動1“感知水的冷與熱”,讓學生通過體驗與交流感知什么是冷和熱,旨在使學生對冷熱現象有初步的認識,并意識到冷和熱是相對的。活動2“測量水的溫度”是讓學生通過實驗來認識溫度計的使用方法,并能用恰當的計量單位進行記錄,初步培養學生使用儀器測量溫度的能力。應用與拓展“測量體溫”是通過使用體溫槍測量自己一周內的體溫,旨在培養學生使
測量溫度,冀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1.4,測量,溫度,教案設計
12.熱脹冷縮 【教材簡析】 本課圍繞物體受冷和受熱的變化設計了三個活動“讓癟的乒乓球鼓起來”“液體也會熱脹冷縮嗎”“觀察銅球體積受冷受熱時的變化”,通過實驗探究氣體、液體和固體受冷或受熱后體積會發生什么變化,歸納得出物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應用與拓展“熱脹冷縮在生活中有哪些應用”,運用物體熱脹冷縮的性質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從中感受到科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學情分析】 熱脹冷縮是一種普通的物體
熱脹冷縮,冀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3.12,教案設計
2.測量體積 【教材簡析】 本課以學生的認知過程為主線設計了3個活動。活動1“哪個杯子能裝的水多”,目的是引導學生利用感官初度判斷體積的大小,進而建構體積的概念。活動2“測量水的體積”是幫助學生認識量筒,并掌握量筒的使用方法和計量單位。活動3“測量胡蘿卜的體積”是讓學生學會測量不規則固體的體積,并掌握固體體積單位。應用與拓展“自制量杯”,主要是引導學生設計制作簡易量杯,并用該量杯完成簡單的測量任
測量體積,冀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1.2,測量,體積,教案設計
18.摩擦力 【教材簡析】 本課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設計了三個活動。活動1“感受摩擦力”目的是通過具體摩擦現象,認識摩擦力產生的條件,建構摩擦力的概念。活動2“研究摩擦力的大小”目的是通過對問題的猜想,引發學生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應用與拓展“了解摩擦力的應用”目的是了解生活中人們增大或減小摩擦力的方法,使學生體會摩擦力的利與弊。 【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對摩擦力并不陌生,他們有著豐富的感性體驗
摩擦力,冀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5.18,教案設計
8.服裝材料 【教材簡析】 本課是在學生認識了人造材料以及塑料的性能后,進一步探究不同服裝材料的性能。活動1“認識服裝材料”目的是讓學生通過一定的方法來識別服裝材料。活動2“比較棉布衫和橡膠雨衣的滲水性”意在讓學生通過實驗認識不同的服裝材料其滲水性不同。活動3“比較羊毛衫和棉布衫的保溫性”旨在通過實驗認識不同服裝材料的保溫性不同。應用與拓展“了解不同功能材料的服裝”主要是引導學生聯系日常生活,了解
服裝材料,冀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2.8,服裝,材料,教案設計
10.水和水蒸氣 【教材簡析】 本課以水的三態變化為主線設計了“給水加熱”“減少的水去哪里了”兩個活動,幫助學生理解水可以在一定條件下從液態轉變為氣態,從氣態變為液態。應用與拓展“觀察醋的沸騰”旨在讓學生了解更多的液體都有沸騰現象。 【學情分析】 生活中處處離不開水,水對學生來說是非常熟悉的物質。在對一年級下冊的學習中學生已經知道了水是沒有顏色的、沒有氣味、沒有固定形狀的液體。但是由于受到思維水
水和水蒸氣,冀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3.10,水蒸氣,教案設計
13.溶解的快慢 【教材簡析】 本課以科學探究為主線,設計了“猜想加快冰糖溶解的方法”“研究攪拌是否能加快冰糖的溶解”兩個探究活動。通過兩個探究活動,引導學生猜想能加快冰糖溶解的因素,并根據猜想結果設計實驗方案,依據實驗方案進行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最后得出攪拌和溫度能影響物質在水中溶解快慢的結論。應用與拓展“溶解的快慢在生活中的應用”旨在開闊學生視野,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學情分析】 在前面的
溶解的快慢,冀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4.13,溶解,快慢,教案設計
17.浮力 【教材簡析】 本課按照學生的認識過程,由易到難安排了三個活動。活動1“感受浮力”目的是通過親身體驗和觀察建構浮力概念。活動2“石塊在水中受浮力嗎”是引導學生通過實驗認識下沉的物體在水中也可以受到水的浮力。活動3“讓土豆浮起來”是通過改變土豆在水中的沉浮,進一步認識物體沉浮和物體輕重、體積大小之間的關系。應用與拓展“浮力的應用”目的是讓學生了解浮力在生活中的應用。 【學情分析】 在彈力一
浮力,冀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5.17,教案設計
7.塑料 【教材簡析】 本課是在學生認識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之后,進一步探究塑料的基本性質及廣泛應用。活動1“比較塑料尺子和木頭尺子”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比較塑料尺子和木頭尺子的不同,認識到塑料具有輕便、透明、防水、耐磨等優點。活動2“比較塑料手套和棉線手套”通過實驗讓學生認識到棉線具有較好的透氣性。活動3“塑料瓶遇熱水會怎樣”通過實驗觀察、分析比較,認識到塑料遇熱后會變軟,因為它具有可塑性。應用與拓
塑料,冀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2.7,教案設計
3.測量質量 【教材簡析】 本課以學生的認知過程為主線設計了兩個主要活動。活動1“猜體重”,目的是引導學生利用感官初步判斷物體的輕重,進而明確比較物體的輕重就是比較物體的質量。活動2“稱量水果的質量”幫助學生認識天平的結構和功能,學會使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質量的方法。應用與拓展“稱量水的質量”,主要是引導學生設計稱量一杯水的質量的方案,并用改方案完成稱量任務。 【學情分析】 學生在二年級的數學
測量質量,冀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1.3,測量,質量,教案設計
5.計量時間 【教材簡析】 本課是在學習了測量物體長度、體積、質量、溫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另一個基本物理量時間。活動1“學習使用停表”是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記錄來認識停表的結構、使用方法及時間的計量單位,初步培養學生正確使用停表測量時間的能力,形成科學測量要精確到秒的意識。活動2“做個小水鐘”目的是指導學生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設計、制作小水鐘,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讓學生樹立從不同的視
計量時間,冀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1.5,計量,時間,教案設計
16.彈力 【教材簡析】 本課按照知識的邏輯關系設計了三個活動。活動1“感受彈力”用生活中常見的可形變物體引導學生親身感受彈力,目的是通過觀察體驗,建構彈力的概念。活動2“研究彈簧彈力的大小”目的是引導學生經歷一個比較完整的探究過程,認識彈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活動3“認識彈簧測力計”目的是讓學生認識測力計的結構和使用方法。應用與拓展“了解彈力在生活中的應用”目的是體現科學與生活的聯系。 【學情分析
彈力,冀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5.16,教案設計
小學科學二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一、教材分析 二年級下冊教科書由“力與形變”、 “春和夏”、“土壤與動植物”、“位置與方向”和“我們的校園”五個單元組成原則上每課需1課時來完成教學。 本冊共有14課:推力和拉力、改變物體的形狀、可伸縮的橡皮筋筋、春天來了、做個綠色小使者、炎熱的夏天、尋找螞蟻的家、給小草安個家、種豆子、描述方向、確定位置、做個小導游
冀教版,小學,科學,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冀教版二年級科學下冊期末復習知識點總結 一、問答題 1、 哪些物體像橡皮筋兒一樣,形狀改變后還能恢復? 答:彈簧、海綿、跳跳床。有些物體在力的作用下,形狀會發生改變,去掉力后形狀還能恢復。 2、 由冬到春的季節變化,對人類及動植物有哪些影響? 答:經過寒冷的冬季,春天的氣溫開始回升,天氣變得暖和,人們脫下厚厚的棉衣,換上薄薄的春裝,農民開始耕種,人們的戶外活動也多了起來,植物發芽、生
冀教版二,年級,科學,下冊,期末,復習,知識點,總結
小學教師教學計劃 學科:科學 班級:二年級 姓名: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包括教學情況及期末考試情況)。 二年級共有兩個班級,經過一年半的科學學習,學生大部分已具備愛學習,認真上課,按時完成作業的良好習慣。學習習慣正處于逐步形成的階段。大部分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學習積極性較高,有一定競爭意識;不少孩子思維敏捷,但缺乏想象能力;受年齡限制,個個雖活潑好動
冀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教師,教學,工作計劃
冀教版二年級科學下冊教案(全冊共22頁) 1、推力和拉力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 1, 通過學生的親自動手體驗活動,使學生知道推拉物體時需要用力,推力和拉力是常見的力。力可以使運動的物體靜止,也可以使靜止的物體運動。 2.在學生進行實驗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認真細致的科學態度。 3.引導學生在表達交流中,能夠選擇適當的方式進行表達。 教學重點: 使學生知道推和拉都是力,力有大小和方向
冀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教案,全冊共,22
三年級上冊科學全期備課 內容與分析 本冊主要圍繞“結構與系統”這組概念,整合課程標準中科學探究、生命世界、物質世界、地球與宇宙世界以及科學態度、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內容。本冊共計五個單元、22個課題
冀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冀教版小學科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