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角 43.1角 1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符號表示 2認識度、分、秒,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重點 角的表示方法和度、分、秒的認識 難點 度、分、秒的換算 活動1新課導入 1如圖,射線有幾個端點,怎么表示? 答:射線有一個端點,表示為射線OA. 2鐘表上的時針與分針、棱錐相交的兩條棱,三角尺相交的兩條邊等構成的圖形,都給我們以什么平面圖形的形象? 答:都給我們以角的形象 活動2探究新知 1教材P1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數學教案,4.3
第一章有理數 11正數和負數 1了解正數和負數的產生過程,學會區分正數和負數 2借助生活中的實例引導學生理解正數、負數的意義及掌握相反意義的量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3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重點 理解正數和負數的意義 難點 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活動1新課導入 1我們在小學學過的數有__自然數__,如1;有__小數__,如0.2;有__分數__,如. 2今年年初,一股北方的冷空氣大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1,正數,負數
22整式的加減 第1課時合并同類項 1理解同類項的概念,會判斷同類項 2學會對同類項進行合并,并學會求值和應用 3體會分類和類比的數學思想 重點 合并同類項并求值 難點 正確合并同類項 活動1新課導入 運用有理數的分配律填空: (1)9821022__(98102)2400__; (2)98(2)102(2)__(98102)(2)400__; (3)98t102t__(98102)t200t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數學教案,2.2,課時,合并,同類項
第2課時去括號 1掌握去括號法則,能準確進行去括號 2掌握利用去括號法則將整式化簡的方法 重點 會利用去括號法則正確地對整式進行化簡 難點 括號前面是“”號時,注意括號中各項都要與“”號相乘 活動1新課導入 利用乘法分配律計算: (1)12__1212286__,;) (2)12__12(12)286__,.) 活動2探究新知 教材P6566部分內容 提出問題: (1)格爾木到拉薩的鐵路全長可以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數學教案,2.2,課時,括號
第七章 我們鄰近的地區和國家 A、日本 1、地理位置:海陸位置(太平洋西北部)、大洲位置(亞洲東部)、緯度位置(經緯度跨度較廣)23N46N、122E148E,日本南北國土狹長,并與經線斜交,使得日本的地理環境更為復雜多樣,跨緯度廣,南北溫差就大,跨經度廣,東西地方時差就大。 2、地形特點:典型的島國,以四大島(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大島)和3900多個小島組成;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口(如神戶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第七章,復習知識點,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第七,復習,知識點
第一節 位置和范圍 教學設計 課題 位置和范圍 單元 六 學科 地理 課型 新授 教學目標 1.會使用地圖記憶并描述亞洲的地理位置。 2.知道亞洲是世界的第一大洲。 3.了解亞洲的地理分區及我國所在的亞洲地理分區。 4.了解亞洲不同地區居民生活的差異。 教學重點 會使用地圖記憶并描述亞洲的地理位置。 教學步驟 過程與方法 設計意圖 導 入 新 課 播放視頻:美麗迷人的亞洲風光 提出問題:你知道視頻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6.1,位置,范圍,教案
第一節 巴西1課時 教學設計 課題 巴西 單元 九 學科 地理 課型 新授 教學目標 1.通過讀圖,指出巴西的自然環境特征。 2.運用地圖,舉例說明巴西自然環境特點與農業發展的關系。 3.結合資料,說明巴西多元文化的形成過程及影響。 教學重點 舉例說明巴西自然環境特點與農業發展的關系。 教學步驟 過程與方法 設計意圖 導 入 新 課 時事材料:2020年12月9日,巴西副總統漢密爾頓莫朗在參加圣保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9.2.1巴西,教學設計,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9.2,巴西,教學,設計
七年級地理下冊期末試題 第一部分 選擇題(共70分) 注意:考生必須將所選答案的字母用2B鉛筆填涂在答題卡上相應的題號內,答在試卷上無效。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 1某考察團到達日本首都東京時正值櫻花盛開的季節,旅游團成員們提出了希望游覽日本的最高峰。這個旅游勝地是 A. 泰山 B. 富士山 C. 黃山 D. 金剛山 2受地勢影響,亞洲河流 A. 呈放
人教版七,年級,學期,地址,期末考試,地理試題,答案
第三節 印度 教學設計 課題 印度 單元 七 學科 地理 課型 新授 教學目標 1.對照地圖,指出印度的地理位置、領土組成和首都。 2.分析印度人口的特點,并分析人口眾多的優勢和劣勢。 3.運用地圖分析印度的氣候特點,以及這種氣候對當地糧食的生產的影響,歸納印度水旱災害頻繁的原因。 4.了解印度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現狀。 教學重點 1.印度人口眾多的優勢和劣勢。 2.印度糧食生產與氣候的關系。 3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7.3,印度,教案
七年級地理第六章測試題 姓名: 分數: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地球按經度劃分西半球和東半球。下圖是東半球,結合圖中信息完成14題) 1圖中地點甲的緯度為0,經度為 ( ) A70E B20W C90W D160E 2圖中乙海峽是 ( ) A土耳其海峽 B馬六甲海峽 C直布羅陀海峽 D英吉利海峽 3圖中丙半島是 ( ) A巴爾干半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第六章,單元測試題含答案,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第六,單元測試,答案
七年級地理期中水平測試模擬試題(含答案) 一、單選題: 1. 以下關于亞洲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亞洲是跨緯度最廣、面積最大的大洲 B.亞洲地勢起伏和緩,地形以平原為主 C.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 D.亞洲地跨寒、溫、熱三個緯度帶 2. 讀亞洲輪廓圖 圖中a處的氣候類型是 ( ) A.熱帶雨林氣候B.溫帶大陸性氣候 C.熱帶沙漠氣候D.寒帶氣候 3. 亞洲分布范圍最廣的氣候類型是 A.溫帶季風B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期中,水平,測試,模擬,試題,答案
第九章 西半球的國家 檢測題 一、單項選擇題(27分) 1.拉丁美洲是指( ) A.美國以南的美洲B.墨西哥以南的美洲 C. 南美洲和北美洲D. 南美洲 2.美國的土著居民是( ) A.白人B.黑人C.華人D.印地安人 3.世界最大的淡水湖是( ) A.里海B.貝加爾湖C.蘇必利爾湖D.密歇根湖 4.美國本土大部分位于五帶中的( ) A.熱帶B.北溫帶C.南溫帶D.北寒帶 5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第九章,單元測試題含答案,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第九,單元測試,答案
第六章 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 第一節 位置和范圍 知識點1 雄踞東方的大洲 1、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跨東、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絕大部分地區位于東半球和北半球。 (2)海陸位置:亞洲北臨北冰洋,南臨印度洋,東臨太平洋,西北鄰歐洲,西南鄰非洲,東北與北美洲相望,東南與大洋州相望(課本3頁圖6.2) (3)經緯度位置:緯度(81N11S)跨寒、溫、熱三帶;經度位置:(26E170W) 2、范圍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第六章,復習知識點,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第六,復習,知識點
第一單元 青春時光 第二課 青春的心弦 第1課時 男生女生 課題 男生女生 課時 1 教學方法 “讀、議、展、點、練”教學法 教具 多媒體、課本與復習資料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知道男生女生生理特征區別,了解男生女生的各有優勢及互補。 2.正確認識性別角色的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 (二)能力目標: 1.面對男女生交往中的困惑,獲得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 2.提高性別角色的認識能力,避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道德與法制2.1男生女生,教案,人教版七,年級,下冊,道德,法制,2.1,男生女生
第一單元 青春時光 第三課 青春的證明 第1課時 青春飛揚 課題 青春飛揚 課時 1 教學方法 “讀、議、展、點、練”教學法 教具 多媒體、課本與復習資料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理解青春的含義及意義。 2.知道自信、自強的作用,以及如何增強自信、自強的品質。 (二)能力目標: 1.運用多媒體、學生小組活動,讓學生發揮課堂的主體作用,提高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2.學會磨礪意志,培養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道德與法制3.1青春飛揚,教案,人教版七,年級,下冊,道德,法制,3.1,青春,飛揚
第一單元 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第3課 盛唐氣象 課題 盛唐氣象 授課類型 新授 授課班級 授課教師 預計課時 1課時 教材分析 課程標準學習建議 學習要點:唐前期的經濟繁榮;社會風尚;唐詩。 學習提示:了解盛唐的經濟發展和開放的社會風氣。 教材內容 盛唐氣象第一單元第3課的教學內容,主要從經濟的繁榮、民族間的交往與交融、開放的社會風氣和多彩的文學藝術四個方面為學生呈現了一幅恢宏瑰麗的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第3課,盛唐氣象,教案,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盛唐,氣象
第一單元 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第5課 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 課題 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 授課類型 新授 授課班級 授課教師 預計課時 1課時 教材分析 課程標準學習建議 學習要點:安史之亂;唐朝滅亡。 學習提示:知道安史之亂導致唐朝由盛轉衰。 教材內容 本節課學習的主要內容有三部分:安史之亂、黃巢起義與唐朝滅亡和五代十國的更迭與分立。通過三部分內容闡釋出唐朝衰亡的過程,以及唐朝滅亡之后的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第5課,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教案,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安史之亂,唐朝,衰亡
第八單元質量評估試卷 分數100分 考試時間90分鐘 一、選擇題本大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從北京人、山頂洞人的擇洞而居到半坡、河姆渡人的建造房屋過定居生活,是人類發展史上的一大進步。在人們居住條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社會,質量,評估,試卷,解析
第八單元達標檢測試卷 時間40分鐘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 1考古發掘的遺址實物是研究歷史的第一手資料。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我國考古工作者發現了一個完整的遠古人類頭蓋骨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社會,達標,檢測,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