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大家庭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太陽系大家庭是教科版科學六年級下冊宇宙單元的第一課時。本單元的學習目標來自小學科學課程標準5-6年級的下列相關學習內容。 本課,學生在已經學習了日、地、月系統的基礎上,把探索范圍擴展到整個太陽系,研究太陽系這個“大家庭。聚焦環(huán)節(jié)提出本課的核心問題“除了太陽、地球和月球外,我們還知道太陽系中有哪些天體?”,喚醒學生對太陽系的原有認知,引發(fā)學生對于太陽系這個系統的大
太陽系大家庭,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3.1,太陽系,大家庭,教學,設計
制作塔臺模型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課是六年級下冊小小工程師單元的第5課。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屬于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中的技術與工程領域。本課中學生將在第4課設計塔臺模型的基礎上,將自己的設計圖紙轉化為模型。模型是改進設計完成工程任務的主要依據。不斷反復測試、查詢問題、尋求改進、突破技術難關都要依靠模型來實現。 本教科書直入主題設計了兩個板塊內容,分別是“制作”和“研討”?!爸谱鳌卑鍓K分為兩個步驟。第
制作塔臺模型,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1.5,制作,塔臺,模型,教學,設計
日食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在研究了太陽系大家庭、八顆行星的基礎上,本課繼續(xù)研究太陽系,把關注的重點放在太陽系中天體的運行上。日食的成因是由于地球、太陽、月球三者之間的相對運動而形成的。教材設計了三個探索活動:模擬三球運動、模擬日食、匯總觀察結果。學生通過猜想、設計、完成模擬實驗的過程,和對實驗結果的分析、研討,了解和建構對太陽系天體的運動特點的科學認知。在拓展環(huán)節(jié),教材建議學生了解“金星凌日”的
日食,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3.3,教學,設計
浩瀚的宇宙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從本課開始學生將了解更為廣闊的宇宙空間。太陽系所在的銀河系是一個怎樣的星系?再擴展到銀河系以外的星系,引發(fā)學生對宇宙結構和空間的想象。銀河系是比太陽系層次更高的天體系統,是由恒星和其他各種天體組成的巨大天體集團,其中包括太陽在內的上千億顆恒星和各種類似的星云以及星際物質。銀河系以外更廣闊的宇宙空間里,還有許許多多像銀河系一樣龐大的星系。 本節(jié)課學生將了解更廣闊的宇
浩瀚的宇宙,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3.6,浩瀚,宇宙,教學,設計
八顆行星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課是六年級下冊宇宙單元的第2課。本課的主要內容是繼續(xù)研究太陽系中的八顆行星。教材首先提出“8顆行星有哪些?”、“它們是如何排列的?”引發(fā)學生回顧和思考8顆行星的名稱、排列等知識,通過圖片引導學生關注和思考天體大小和相對距離的問題。探索板塊主要安排了三個活動:第一個活動是閱讀八顆行星的基本數據表。通過閱讀科學數據,建立對8顆行星大小對比、相對距離的基本印象。第二個活
八顆行星,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3.2,行星,教學,設計
第4課時設計塔臺模型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工程設計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綜合考慮各個因素及之間的關聯。 2.工程設計中蘊含著一定的科學知識。 科學探究 1.能根據建造塔臺的具體任務,綜合考慮相關因素,制訂出建造方案。 2.能根據限制條件設計出符合要求的塔臺模型,并能用文字和繪圖的方式表達創(chuàng)意。 3.能深入思考,發(fā)現并解決設計中的難點問題。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對工程設計抱有極強的興趣。 2
2022新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1.4設計塔臺模型,教案,2022,新教,六年級,下冊,科學,1.4,設計,塔臺,模型
第3課時建造塔臺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對一項工程的設計需要考慮到各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間的關聯。 科學探究 1.能夠考慮到建造塔臺所涉及的各個因素。 2.能夠根據教科書中的“標書”樣本制訂出建造塔臺標書。能夠利用文字、繪圖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創(chuàng)意與構想。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積極參加設計活動,對工程學習充滿興趣。 2.樂于表達與交流,并能夠綜合小組各成員的意見,形成集體的觀點。 【教學重點】 理解工程
2022新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1.3建造塔臺,教案,2022,新教,六年級,下冊,科學,1.3,建造,塔臺
第6課時測試塔臺模型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測試是工程設計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衡量設計是否達到規(guī)范要求的重要方法。 2.完成一項任務(測試)需要使用特定的工具。 科學探究 1.能依據標準對塔臺模型進行測試并記錄。 2.能對測試結果進行反思,能歸因問題所在。 3.能將問題進行梳理、歸納。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對測試活動充滿好奇與熱情,認識到測試的重要意義。 2.能基于觀察事實做出合理判斷。 3.能
2022新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1.6測試塔臺模型,教案,2022,新教,六年級,下冊,科學,1.6,測試,塔臺,模型
第2課時認識工程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許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來源于對生活的觀察,可以在自然界找到原型。 2.工程建設需要運用相關科學知識以及技術的支撐來完成。 3.工程需要在一定的限制條件下完成任務,要經歷類似的建設過程。 科學探究 1.能通過閱讀資料知道工程建設需要面臨的限制條件有哪些,又是怎樣解決難題的。 2.能根據工程案例歸納出工程建設過程的相似步驟。 3.能了解工程建設所需的科學技術支持,分
2022新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1.2認識工程,教案,2022,新教,六年級,下冊,科學,1.2,認識,工程
第5課時制作塔臺模型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制作模型是工程設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科學探究 1.能依照設計方案,制作出塔臺模型。 2.能在制作模型的過程中發(fā)現新問題,引發(fā)新思考。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體驗堅持完全按照設計圖進行模型制作。 2.意識并感受到小組合作的重要性,能通過溝通交流形成集體的觀點。 【教學重點】 根據設計方案,制作塔臺模型。 【教學難點】 能在制作模型的過程中發(fā)現新問題,引發(fā)新思考
2022新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1.5制作塔臺模型,教案,2022,新教,六年級,下冊,科學,1.5,制作,塔臺,模型
2021年新蘇教版科學六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2021-2022學年度第一學期 教師 班級 日期 學生情況分析 我所任教的班級,共有學生為42名,其中女生20名。從整體上來講,大部分學生經過幾年的科學學習和教育,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科學素養(yǎng),同學們對周圍的一切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樂于思考問題,善于分析問題,并且具有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計劃,進度表
6年級科學知識點 第一單元知識點 1. 回形針是一種常見的文具,人們用它來固定紙張。 2. 一個好的設計,一般要經過構思、制作、改進等環(huán)節(jié)。 3. 許多日常用品都是通過巧妙的設計而發(fā)明的。 4. 指甲鉗的弧形刀口剪起指甲來特別方便。 5. 飲水瓶種類很多,從材料上分,有塑料水瓶、不銹鋼水瓶等;從功能上分,有保溫水瓶、運動水瓶等。 6. 人們會根據實際需求,選用不同的飲水瓶。如冬天時會選用保溫瓶,外
粵教粵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知識點,總結
新版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 一、學生情況分析 通過幾年的科學學習,大多數學生對科學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科學本質有一定的了解,科學素養(yǎng)得到相當的培養(yǎng),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樂于動手,善于操作。不過兩極分化很明顯。優(yōu)等生表現出對科學濃厚、持久的興趣,科學素養(yǎng)發(fā)展態(tài)勢良好;后進生對科學有種擔憂敢,隨著年級的升高,課程難度值增加,學習態(tài)度不夠認真,加
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課時,安排
新版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 一、教材分析 本冊共分四個單元,共28課。 1.“小小工程師”單元,將了解住房結構的基礎上初步感受建筑工程的復雜性。然后,學生進一步了解住房中的系統,知道住房是由許多復雜而龐大的系統組成的,感受建造住房的復雜性、系統性。知道一項工程是由多個系統組成,各系統內部需要協同工作。知道工程建設需要運用相關科學知識以及技術的支撐來完成。知道工程的關鍵是設計,需要經歷設計建立
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課時,安排
新版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 一、學生情況分析 這一學期我擔任六年級25班的科學課。從上幾學期的學習情況來看,這一屆學生比較活潑,生性好動,好奇心強。學生對科學活動十分地感興趣,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觀察到許多細節(jié)的地方,研究氣氛濃厚。但由于一部分學生對科學課的研究方式不適應,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觀察、探究、描述、總結、不會實際應用或聯系實際。通過三學年的科學學習,學生對科學學習有了很大的變化:課堂學
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課時,安排
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教案全冊(共142頁) 目錄 1.1了解我們的住房 1.2認識工程 1.3建造塔臺 1.4設計塔臺模型 1.5制作塔臺模型 1.6測試塔臺模型 1.7評估改進塔臺模型 2.1校園生物大搜索 2.2制作校園生物分布圖 2.3形形色色的植物 2.4多種多樣的動物 2.5相貌各異的我們 2.6古代生物的多樣性 2.7保護生物多樣性 3.1太陽系大家庭 3.2八顆行星 3.3日食 3
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教案全冊
一年級上冊科學教學工作計劃 一、學情分析 本冊教材從兒童的已有經驗、生活實際和周圍環(huán)境要素出發(fā),以認識周圍常見物體、事物的現象、特征或性質,學習認識事物的方法為線索,引導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展開比較
湘教版,一年級,上冊,科學,教學,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