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版(五四制)科學二年級下冊課時教學設計 課題 認識磁極 單元 二 學科 科學 年級 二 學習 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各種形狀的磁鐵。 2、知道每個磁鐵有兩個磁極,南極和北極。 3、知道磁極的磁性最強,知道磁針能指南北。 過程與方法: 通過科學觀察實驗,認識磁極及磁鐵和磁極的性質。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體驗參與科學活動帶來的樂趣
青島版二年級下冊科學4.認識磁極,教案,青島,年級,下冊,科學,認識,磁極
3.認識巖石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認識巖石是青島版小學科學(五四學制)三年級下冊土壤與巖石單元的第三課時。本課教科書的編寫著力體現認識自然界事物的過程與方法,讓學生初步觀察巖石,知道對巖石進行研究的方法。教科書編排設計了觀察了解巖石,了解巖石的主要特征。 教材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活動準備,引導學生準備本課要探究的問題及探究需要的材料,讓學生提前做好探究的準備;第二部分活動過程,包括兩個活動
認識巖石,青島,五四,三年級,下冊,科學,認識,巖石,教學,設計
認識巖石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活動,學生能用簡單工具對巖石進行較為細致的觀察、研究,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能力,并學會能用圖和文字表達,學會查閱有關巖石的資料。 2通過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活動,學生在探究中做到愿意合作交流,在欣賞美石中體驗自然美。 3通過學習活動,學生能利用簡單的觀察儀器觀察巖石的主要特征,知道巖石具有硬度、遇酸的反應、紋理、形態、結構等特征。 【教學重點】 學生利
青島,54,三年級,下冊,科學教案,認識,巖石
4.認識星座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本課是六年級下冊宇宙單元的第4課。從本課開始,學生將開展對星座的學習和認識。涉及星座的教學內容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初步了解星座,第二部分建一個“星座”模型,第三部分利用星座找方向,第四部分認識夏季星空,第五部分利用活動觀星盤觀星。本課主要對前兩部分開展教學。 【學生分析】 學生通過各種途徑對星座已有一定的認識,并且還能說出一大串星座的名稱。但是對于星座的含義
認識星座,2021,新教,六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設計,3.4,認識,星座
2.認識工程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認識工程是六年級下冊小小工程師單元的第2課。教科書從學生對第1課房屋建造工程的回顧入手,引出本課對其他工程的學習和認識。本課主要包含三個活動:第一個活動是讓學生通過搜集、分析資料的方式了解港珠澳大橋的建設目的、意義,實際建設中受到的限制、挑戰,以及工程師攻克難關的過程和勇于創新的精神。第二個活動是在了解房屋和港珠澳大橋的建設過程后,讓學生采用歸納的方法對工程建
認識工程,2021,新教,六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設計,1.2,認識,工程
10.認識工具 【教材分析】 技術與工程是科學學習的一項重要內容,本單元是第一個有關技術與工程領域的主題單元。 工具是一種物化的技術,技術就包括使用不同工具的技術,本單元以傳統傳統的工具箱里的工具為研究對象,用三課分別引導學生學會簡單的工具的使用,本課在本單元中居于起始地位,通過觀察、動手操作等活動,引導學生認識工具的主要作用和使用方法,意識到使用工具可以方便人們的生活,同時也對學生的操作技能進
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10.認識工具,平鋪式教案,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10.,認識,工具,平鋪,教案
10認識工具 【教材分析】 技術與工程是小學生學習科學的一項重要內容,本單元是第一個有關技術與工程領域的主題單元。本課認識工具是本單元打開工具箱的首課,本課從認識、嘗試、了解、分析四個環節展開教學內容。用學生常見的身邊物品引導學生認識工具。明確任務,完成一系列使用工具的活動。通過閱讀錘子的發展史了解到勞動工具在不斷發展,分析不同材質的錘子有不同的作用和特點。 【學情分析】 小學生對周圍世界具有強
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10.,認識,工具,平鋪,教案
10.認識工具 【教材分析】 技術與工程是小學生學習科學的一項重要內容,本單元是第一個有關技術與工程領域的主題單元。本課認識工具是本單元打開工具箱的首課,本課從認識、嘗試、了解、分析四個環節展開教學內容。用學生常見的身邊物品引導學生認識工具。明確任務,完成一系列使用工具的活動。通過閱讀錘子的發展史了解到勞動工具在不斷發展,分析不同材質的錘子有不同的作用和特點。 【學情分析】 小學生對周圍世界具有
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10.,認識,工具,網格,教案
噸的認識 1. 填空 常用的質量單位從小到大排列是( )、( )、( ),它們相鄰單位間的進率是( )。 2. 判斷 (1)1棵大白菜重7克。( ) (2)一枚2分硬幣約重1克。( ) 3.選擇 測量煤的質量,通常用( )做單位。 A.克 B.千克 C.噸 答案: 1.克、千克、噸、1000 2.、 3.C
北京課改版三年級下冊數學3.1,噸的認識,課時練習題,北京,改版,三年級,下冊,數學,3.1,認識,課時,練習題
第三節 材料的開發和利用 第1課時 材料與社會以及材料的導電性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常識性了解人類社會發展中人們對材料的認識、開發和利用情況. 2.知道材料的分類. 3.知道導體、半導體及絕緣體的性能和用途.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看書、查資料、上網了解人類社會發展中人們對材料的認識、開發和利用情況,讓學生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2.通過實驗探究判斷導體和絕緣體,初步認識科學研究方
滬科版九年級全一冊物理第20章第3節第1課時,材料與社會以及材料的導電性,教案含教學反思,滬科版,九年級,一冊,物理,20,課時,材料,社會,以及,導電性,教案,教學,反思
第10課 使用“幫助” 教學設計 1教學目標 1.了解查看選項中“放大”的作用并能熟練使用“放大”功能對圖片進行修改。 2.初步認識“幫助”,通過閱讀“幫助”文件,解決畫圖時碰到的一些簡單問題。 3.培養學生主動
浙攝影版三年級上冊信息技術第10課,使用“幫助”,教學設計,攝影,三年級,上冊,信息技術,10,使用,幫助,教學,設計
第2節 學習使用天平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節實驗課,是整個初中物理的重點也是這一章的重點和難點,是學生以后學習的基礎也是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天平相對要難一點,通過閱讀說明書的使用,學生應該能夠掌握正確使用天平的要求。而量筒和量杯的結構比較簡單,使用時主要是會認識它們的刻度,所以教材首先要求學生閱讀天平的使用方法,然后要求學生觀察量筒和量杯的刻度并會測量液體的體積。 學情分析: 開課班級學生整體成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2學習使用天平和量筒,教案,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2,學習,使用,天平,量筒
專項練習認識圖形、認識位置 一、認一認,連一連。 二、看一看,填一填。 1、 (1)小動物排隊,從左數小馬排第( ),從右數小象排第( )。 (2)小鹿的前面有( )只小動物,后面有( )只小動物,一共有( )只小動物。 2、找規律,盒子里應該是什么圖形?在括號里畫一畫或寫一寫。
青島,數學,一年級,專項,練習,認識,圖形,位置,答案
小數的認識,情境導入,探究新知,課堂小結,課后作業,小數的初步認識,課堂練習,7,情境導入,8.90、12.80、34.5、1.40這些都是小數。,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小數?,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小數?,探究新知,認識小數,3 . 5,小數點,整數部分,小數部分,小數的讀法,0.7讀作:零點七,5.8讀作:五點八,3.0讀作:三點零,1、小數的整數部分按整數的讀法去讀
北京課改版三年級下冊數學7.1,小數的認識,教學課件,北京,改版,三年級,下冊,數學,7.1,小數,認識,教學,課件
認識幾分之一,情境導入,探究新知,課堂小結,課后作業,分數的初步認識,課堂練習,6,情境導入,例 1,把月餅平均分給兩個同學。,每人分到( )塊,每人分到( )塊,每人分到( )塊,每人分到( )塊,試著分一分!,探究新知,例 1,把月餅平均分給兩個同學。,每人分到( )塊,每人分到( )塊,每人分到( )塊,每人分到( )塊,4,2,1,1個月餅怎么分?,1 2,1 2
北京課改版三年級下冊數學6.1,認識幾分之一,教學課件,北京,改版,三年級,下冊,數學,6.1,認識,幾分,之一,教學,課件
認識空氣,2,科學小貼士,200多年前法國科學家拉瓦錫測定出空氣的成分,觀察,空氣,通過( )我們發現空氣( )。,沒有顏色、透明的,眼睛觀察,觀察,空氣,通過( )我們發現空氣( )。,沒有氣味,鼻子觀察,觀察,空氣,通過( )我們發現空氣( )。,能流動,耳朵眼睛觀察,還可以用什么方法觀察空氣呢?,空氣能讓袋子,把棉花放入袋子里,通過實驗我們發現空氣有什么特點?,能流動,沒有顏色,透明
認識空氣,青島,一年級,下冊,科學,認識,空氣,課件
認識巖石,科學概念目標 (1)懂得巖石具有多樣性,在顏色、花紋、顆粒大小、手感等方面有各自的特點。 (2)觀察大理巖、砂巖和花崗巖的標本,認識常見巖石的表面特征。 科學探究目標 (1)能用簡單的工具對巖石進行比較細致的觀察、研究。 (2)培養比較、觀察、分析的能力,及用圖和文字表達的能力。 (3)會查閱有關巖石的資料。 科學態度目標 (1)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表現出對探究巖石特點的興趣。 (2)在
青島,54,三年級,下冊,科學,課件,認識,巖石
認識星座,2021,新教,六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課件,3.4,認識,星座
認識工程,我們已經了解了住房和它的建造過程。,選址、設計、預算成本、時間安排、明確要求、施工、檢測驗收,我們已經了解了住房和它的建造過程,港珠澳大橋工程的建設過程又是怎樣的? 它們在建設過程中有什么共同特點呢?,1,經過九年施工,港珠澳大橋終于正式開通了。港珠澳大橋飛跨伶仃洋,連接著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和人口最密集的地區,大橋全長55千米,是集橋、島、隧為一體的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大
認識工程,2021,新教,六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課件,1.2,認識,工程
使用“幫助”你能找出右圖中與左圖不一樣的地方嗎火眼金睛找不同使用“幫助”你能找出右圖中與左圖不一樣的地方嗎使用“幫助”火眼金睛找不同清清楚楚改細節圖中有些細小的地方看不清楚,有什么辦法讓圖中的細節
浙攝影版三年級上冊信息技術第10課,使用“幫助”,課件,攝影,三年級,上冊,信息技術,10,使用,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