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學 設 計 課題 6.2 密度 課時 1 班別 教 具 時間 教 學 目 標 一、知識與技能:1、理解密度的概念;會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 2、能應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1、通過實驗探究活動,找出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的關系; 2、學習以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不變性來定義密度概念的科學思維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以及在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6.2,密度,教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6.2
教 學 設 計 課題 2.1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課時 1 班別 教 具 時間 教 學 目 標 1知識和技能:知道不同介質的傳聲速度不同。理解回聲。 2過程和方法:通過觀察,知道我們是如何聽到聲音的。 3情感、態度、價值觀:使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 重點 學生對聲音的產生與傳播過程的探究 難點 聲現象的分析、解釋 教 學 過 程 內容及流程 教師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2.1,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教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2.1,聲音,產生,傳播
光的反射 學校 授課教師 授課時間 授課類型 新授 課題 光的反射 教 學 目 標 1、了解光在一些物體表面可以發生反射; 2、通過實驗探究發現光的反射規律; 3、應用光的反射規律或通過實驗理解反射現象中光路可逆; 4、通過分析實驗現象了解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教學重點 探究光的反射規律 教學難點 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規律 教學方法 探究法、講授法、觀察法 教具 平面鏡、激光筆、紙板、多媒體設備 教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2光的反射,教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2,反射
1.3運動的快慢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知道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幾種方法。 2理解速度的概念,計算公式及速度的單位。 3. 會進行速度的單位換算,能利用公式v=s/t 及其變形公式的計算。 4. 知道勻速直線運動的概念。 【學習重點】:速度的物理意義及速度公式 【學習難點】:速度概念的建立;研究物體運動的方法“頻閃攝影” 【學習過程】: 一、新課導入 播放視頻:動物的各種運動,引入新課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3運動的快慢,教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3,運動,快慢
學科 物理 年級/冊 八年級(上)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課題名稱 第一章 機械運動 第4節 測量平均速度 教學目標 測量平均速度實驗的注意事項 重難點分析 重點分析 本節內容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說“承上”是因為速度的概念是本章知識的核心,通過測量平均速度,加深學生對速度、平均速度的理解。說“啟下”是因為本節是第一次分組實驗課,讓學生通過設計實驗、收集和分析實驗數據等自主活動來提高實驗能力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4,測量平均速度,教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4,測量,平均速度
課題:第6章第3節測量物質的密度 教學內容: 1. 量筒的使用 2. 測量固體的密度 3. 測量液體的密度 教材簡析: 本節課是學生在學習了質量和密度的概念以及密度計算公式后的直接應用,具體包括量筒的使用、測量固體的密度和液體的密度這些知識。讓學生掌握利用密度公式間接測量物質的密度的方法,培養學生實驗操作能力,本節課起到了鞏固前面所學內容的作用,是密度知識在生活中應用的體現,也有助于以后壓強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6.3測量物質的密度,教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6.3,測量,物質,密度
平面鏡成像 【教學目標】 l 知識和技能 1了解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2了解平面鏡成虛像,了解虛像的形成原因。 3理解平面鏡成像的原理。 l 過程與方法 1經歷“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探究,學習對實驗過程中信息的記錄,初步掌握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 2觀察實驗現象,感知虛像的含義。 3通過觀察感知平面鏡對光線的作用。 l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中領略物理現象的美妙與和諧,體會獲得知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3平面鏡成像,教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3,平面鏡,成像
課題 5.3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主備人 班級 授課人 課時 授課時間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知道凸透鏡成像規律;作圖。 過程與方法 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研討問題的能力,學習探索物理規律及解決實際物理問題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凸透鏡成像規律 難點: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探究 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 教學媒體 多媒體 教 學 過 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師個案 一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3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教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3,凸透鏡,成像,規律
教 學 設 計 課題 3.1 溫度 課時 1 班別 教 具 時間 教 學 目 標 1知識和技能: 理解溫度的概念,生活環境中常見的溫度,會用溫度計測量溫度。 2過程和方法: 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溫度計的結構,掌握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科學的求知欲。 重點 設計測溫度的儀器(溫度計) 難點 正確使用溫度計 教 學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1,溫度,教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1
2013年蘭州市初中畢業生學生試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某人乘游艇在黃河上逆流而上,若說他靜止,是以下列哪個物體為參照物 A黃河水 B岸邊的高樓 C他乘坐的游艇 D迎面駛來的游艇 2如圖所示的四種現象中,屬于光的折射現象的是 A水中的倒影
2013,蘭州市,初中,物理,中考,試題
第2課重重復復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通過擊掌游戲,作品欣賞認識重復現象,感受和體驗重重復復它的排列規律。 知識與技能認識形的重復和它的排列規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生能夠運用多種媒材表現形的重復現象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美術教案-重重復復,人教版教學設計,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美術,教案,重復,教學,設計
第十三章 內能 單元測試題 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36分) 1當盛油的厚壁鋼瓶內壓強很大,相當于大氣壓的1萬到2萬倍時,雖然瓶壁無裂痕,瓶內的油依然能從里面滲出,這是因為( ) A金屬原子間有空隙 B油分子被壓小了 C油分子之間有引力 D金屬原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2下列物理現象中,屬于通過做功途徑改變物體內能的是( ) A冬天曬太陽人會感到暖和 B飲料放入
人教版九年級物理人教版,第13章,內能,單元測試題,人教版,九年級,物理,13,單元測試
第十六章電壓 電阻單元檢測題 圖1 一、填空題(共16分,每空1分) 1如圖1示,當開關S閉合后,要使電阻R1、R2并聯,甲表是、乙表是。 (選填“電流表”或“電壓表”) 2通常情況下,干燥的木板是絕緣體,但是在潮濕的天氣里,木板也會成為_________。 這說明導體和絕緣體之間沒有絕對的_________。 3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和不帶電的驗電器金屬球接觸,會發現驗電器金屬箔片張開, 圖2 甲
電壓 電阻,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級第十六章《電壓,電阻》單元檢測題含答案,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級,第十六,電壓,電阻,單元,檢測,答案
第十五章電流和電路 單元檢測題 一、單項選擇題(122分=24分) 1. 毛皮和橡膠棒摩擦后,橡膠棒帶負電,是由于 ( ) A. 橡膠棒的一些電子轉移到毛皮上 B. 毛皮的一些電子轉移到橡膠棒上 C. 橡膠棒的一些原子核轉移到毛皮上 D. 毛皮的一些原子核轉移到橡膠棒上 2. 如圖所示的氫原子模型圖中,正確的是
電流和電路,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級,第十五,電流,電路,單元測試,答案
人教版初中數學知識點總結 目 錄 七年級數學(上)知識點1 第一章 有理數1 第二章 整式的加減3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4 第四章 圖形的認識初步5 七年級數學(下)知識點6 第五章 相交線與平行線6 第六章 平面直角坐標系8 第七章 三角形9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組12 第九章 不等式與不等式組13 第十章 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描述13 八年級數學(上)知識點14 第十一章 全等三角形14 第
人教版,初中,數學,知識點,歸納,匯總,37
九年級化學教案 (人教版)下冊 科目 化 學 年級 九 年 級 教師 第八單元 金屬和金屬材料 課題1 金屬材料教學 【教學設計思路】 根據課程標準要求,關于金屬材料的學習,在認知領域的教學屬于知道和了解水平,且
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下冊,教案,50
人教版初中音樂八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第一單元歌舞青春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唱歌青春舞曲 2.欣賞共青團員之歌 教學目標 1.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演唱青春舞曲,體會音樂中人們積極、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以及
人教版初中音樂八年級上冊全冊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