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教案 PPT 課件 學案 導學案 課時練 練習題 期中試題 期末試題 單元測
第四章光現象本章復習方案復習目標1.認識光的傳播規律,會解釋相關的現象。2.掌握光的反射、折射規律并會應用解題。3.牢記平面鏡的成像特點、原理及應用。4.知道光的色散現象,了解紫外線和紅外線的好處和危害。要點回顧熱點題型一光現象辨析例1(2019陜西中考)對圖中物理現象的認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甲
第六章質量與密度本章復習方案學習目標1.認識質量的概念,知道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會正確使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2.理解密度的物理意義,知道比值定義法,能用公式=計算密度,能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3.會用量筒測量液體的體積、固體的體積,能利用天平和量筒測量液體和不同形狀固體的密度。4
第五章透鏡及其應用第1節透鏡設計說明“透鏡”這一節是讓學生認識凸透鏡和凹透鏡,了解透鏡的焦點、焦距,觀察兩種透鏡對光的作用。本節教學要從透鏡的外形和透鏡對光的作用兩方面來認識凸透鏡和凹透鏡的區別,通過演示凸透鏡對光的會聚實驗和凹透鏡對光的發散實驗,讓學生歸納兩種透鏡對光的作用,并通過作圖的方式引出焦
第四章光現象第2節光的反射設計說明本節是在上一節的基礎上繼續研究光的傳播特點,研究的是光在傳播的過程中遇到分界面時一般不再沿直線傳播,而會發生反射。而反射時遵循的反射定律在實際中應用廣泛,也是學習下一節平面鏡成像的基礎。光的反射規律的實驗探究,除了要觀察現象之外,還要探究兩角之間的具體大小關系,對學
第六章質量與密度第2節密度設計說明“密度”這一節主要是讓學生知道密度的定義、公式和單位,能聯系實際運用密度公式進行計算。對密度概念的教學,應通過直觀的實驗,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探究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究、小組討論的過程中自主建構密度概念,組織學生做好“探究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的實驗是關鍵。
第四節測量平均速度第一章機械運動1.速度的定義是什么?速度的物理意義是什么?2.機械運動有哪些分類?物理學中,把路程與時間之比叫做速度,公式: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按照運動路線,機械運動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直線運動中,按速度可分為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圖中下滑的物體在做什么運動呢
第一章機械運動第4節測量平均速度設計說明本節是學生的第一次分組實驗,教師先引導學生閱讀實驗室的使用規則,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本節在要求學生做好預習的基礎上,教師可由學生生活入手,騎自行車下坡時,提出問題:自行車的速度有怎樣的變化?然后轉到要測小車的平均速度,該怎樣測?注意什么問題?在教師的引導
第四章光現象第1節光的直線傳播設計說明本節的教學重點是光沿直線傳播,它是研究光的反射、折射現象的必備知識,學生對光沿直線傳播知識的認識,仍處于初步階段,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設計一系列的演示實驗、多媒體圖片,引導學生得出光沿直線傳播的規律。在教學過程中還要結合實驗和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和應用,使學生對
第三章物態變化本章復習方案復習目標1.描述固、液、氣三種物態的基本特征。列舉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狀態的物質及其應用。2.說出生活環境中常見的溫度值。了解液體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會用常見的溫度計測量溫度。嘗試對環境溫度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3.經歷物態變化的實驗探究過程,知道物質的熔點、凝固點和沸點。4.了
第二章聲現象本章復習方案復習目標1.通過實驗,認識聲的產生和傳播條件。2.了解樂音的特性,了解現代技術中聲學知識的一些應用。3.知道噪聲的危害和控制的方法。要點回顧熱點題型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例1(2019南京中考)以下活動中,用來探究聲音產生原因的是()A.將發聲的音叉觸及面頰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
第一章機械運動第2節運動的描述設計說明機械運動是普遍現象,所以在本節教學中多舉實例(圖片或錄像),并在課堂上進行一系列活動,使學生明白機械運動指的是物體位置變化的運動;那么物體是相對于哪一個物體的位置變化了?從而引出參照物的概念。為了讓學生明白對物體運動的描述是相對的,可以提出一個問題:同學們現在坐
第四章光現象第4節光的折射設計說明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學現象,是理解透鏡成像的基礎,同時又是解釋日常生活中許多光現象的基礎。光的折射現象在生活中很常見,并且在本節之前,學生對光現象有了一定的認識,所以本節可通過教師演示實驗引發學生興趣,為后面探究光的折射做好鋪墊。演示實驗可以用第一節探究光沿直線傳播的
第六章質量與密度第4節密度與社會生活設計說明“密度與社會生活”這一節是在學習了密度概念及其測量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如何利用密度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本節內容是對密度知識的拓展,一方面通過本節教學可以使學生體會到密度知識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價值,另一方面還可以提高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本節教學
第一章機械運動第3節運動的快慢設計說明通過機械運動的學習,知道了物體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但不同的物體相對于同一參照物而言,它們的運動情況是不同的。可播放相關視頻,對學生進行啟發,得出“運動快慢不同”。而后再利用教材上的“想想議議”欄目中提出的問題,讓學生充分討論,得出比較物體快慢的方法:相同時間比路
第五章透鏡及其應用第3節凸透鏡成像的規律設計說明“凸透鏡成像的規律”這一節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并知道凸透鏡成像的規律,通過探究活動,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基本研究方法。教學中,可結合生活實例和教材插圖,引出物距和像距的概念,進而引導學生理解物距、像距、焦距之間的數學關系;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
第四章光現象第5節光的色散設計說明本節課的關鍵是做好教材中的演示實驗,教學中應盡可能聯系自然現象和生活實際,把學生引向色彩斑斕的奇妙世界和指導學生做好探究實驗,能讓學生動手嘗試的實驗都讓學生動手一試。如:用清水、水杯、白紙來分解太陽光、用噴壺制造人造彩虹等,讓學生體會到太陽光是復色光。色光的混合可以
第三章物態變化第4節升華和凝華設計說明升華和凝華兩種物態變化不易被學生注意,學生總認為固態、氣態之間的變化必須經過液態階段。因此教學中應從升華和凝華的現象出發,在讓學生進行觀察實驗的基礎上,去感知升華和凝華。對于“水循環”的知識點,可安排學生課下采用多種渠道搜集資料,再結合課本的“STS水循環”欄目
第六章質量與密度第1節質量設計說明“質量”這一節包括四部分內容,即質量的概念,質量的單位,如何用天平測量質量和質量與物態、位置、形狀的關系。質量是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是物體的一種屬性,這是本節教學的難點,建議通過列舉實例,讓學生區分物體和物質,使學生建立起質量的概念。對于質量的單位,通過列舉一些物體
第二章聲現象第4節噪聲的危害和控制設計說明本節通過多媒體播放優美的樂音和雜亂的噪聲,讓學生通過傾聽和自主閱讀課本從物理學角度和環保角度聯系生活實際區分樂音和噪聲,再通過社會調查,小組討論等形式,使學生對噪聲的來源和危害有切身的體會。通過教材的“小資料”了解噪聲的等級及對人們的影響。在此基礎上尋找控制
第一章機械運動第1節長度和時間的測量設計說明1.關于“長度的單位”的教學建議。按照教材的設計,利用多媒體圖片及教材開始的兩張圖片,讓學生明白自己的直覺是不可靠的,要想準確知道物體的長度必須進行測量,從而引出測量工具刻度尺,并用圖片和實物向學生展示不同的刻度尺,然后分組討論這些刻度尺的不同點和相同點,
第五章透鏡及其應用本章復習方案復習目標1.認識凸透鏡和凹透鏡,了解透鏡的焦點、焦距。2.理解兩種透鏡對光線的作用,會畫透鏡的折射光路圖。3.了解透鏡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能區分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的成像特點。4.理解凸透鏡的成像規律及其應用。5.能分析近視眼和遠視眼的形成原因,并學會矯正。要點回顧熱
經營許可證編號:魯ICP備09030270號-2 魯公網安備 37011602000151號 copyright@ 2019-2022
網站大部分作品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站整理編輯的作品外,版權歸上傳者所有,如您發現上傳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權,請立刻聯系我們并提供證據,我們將在3個工作日內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