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激素調節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1、認識人體主要的內分泌腺;通過了解激素調節,理解人是一個統一的整體;2、了解生長激素、甲狀腺激素和胰島素的功能及其過多、過少時的病癥; (二)能力目標:1、通過激素調節學案的指引,學生能自主預習,知能整合;2、通過小組合作探討問題,能分析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生成新的有價值問題。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通過小組討論、交流,培養團隊
人體的激素調節,蘇教版七下,生物,12.1,人體,激素,調節,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人體內的氣體交換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說出肺泡內的氣體交換過程;2、說出組織內的氣體交換過程 二、教學重點 理清肺泡內和組織內氣體交換的過程 三、教學難點 氣體交換的原理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前面我們學習了循環系統,請同學說說:循環系統的主要功能是什么?(運輸氧氣和養料,排出二氧化碳等廢物)。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人體呼吸運動,包括吸氣過程和呼吸過程,主要與肋間肌和膈肌的運動狀態有關,誰能
人體內的氣體交換,蘇教版七下,生物,10.4,人體內,氣體,交換,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血管和心臟教學設計 一、教材和學情分析 本節課選自蘇教版生物七年級下冊第十章第二節,第十章總體介紹的是人體內物質的運輸和能量的供給。血管和心臟共同構成了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它們組成了一個封閉式的遍布全身的管道,人體內的物質運輸主要是由這些管道來完成的。因此,學習血管和心臟的結構和功能是學生學習人體內物質運輸過程的基礎。前面一節課學生已經了解了血液的組成和功能,這就為學習本課奠定了基礎,同時本節課也
人體的血液循環,蘇教版七下,生物,10.2,人體,血液循環,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人體的激素調節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說出人體內分泌腺的特點、種類和它們所分泌的激素;舉例說明人體激素參與生命活動的調節。 2、說出生長激素、甲狀腺激素、胰島素的主要功能及分泌異常引起的疾病。 3、運用資料分析的形式,說出研究激素功能的基本方法;嘗試設計對照實驗。 4、舉例說明激素調節受神經系統的調控,人的生命活動主要受神經系統調節,但也受激素調節的影響。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討論
人體的激素調節,蘇教版七下,生物,12.1,人體,激素,調節,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第二節 人體廢物的排出(1)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分析表格、閱讀教材、擺放小磁塊、觀看動畫等,準確描述濾過作用和重吸收作用。 2、通過閱讀教材、畫箭頭、標名稱、構建概念圖等,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過程。 3、運用實驗數據進行科學推測,歸納出生物學原理和概念。 4、認同人體結構與功能相統一,養成健康生活的習慣。 二、學情分析: 學生不久前剛剛學習了“人體的血液循環”和“人體泌尿系
人體廢物的排出,蘇教版七下,生物,11.2,人體,廢物,排出,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第11章 人體內的廢物排入環境 第一節 人體泌尿系統的組成(2) 教 學 過 程 教師備課 【學習目標】 1、 概述腎的結構和特點。 2、 知道腎單位的構成及各部分功能。 【自學感悟】 1、腎位于( )的兩側,左右各一個,腎主要是由( )和( )組成。 2、 腎的形狀很像( )種子,外側( ) ,內側( ),腎的外層是( ),新鮮時呈( )色
人體泌尿系統的組成,蘇教版七下,生物,11.1,人體,泌尿系統,組成,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人體能量的供給”的教學設計 1、 教材分析 “人體能量的供給”是蘇教版生物學七上第十章第五節的內容。作為本章的最后一節,本節內容就是為了更好的理解前面所學的人體營養供給、人體內物質的運輸、人體的呼吸等內容而設置的。所以從營養物質的用途到能量的獲得以及體溫穩定的重要性,可以說都和前面的四節內容有千絲萬縷的關系。 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 說明人體生命活動的能量來自細胞中有機物的氧化分解 2
人體能量的供給,蘇教版七下,生物,10.5,人體,能量,供給,教案,陳老師,公開,作品
二、人體的血液循環 知識目標: 1、1、概述血液循環系統的組成和功能。 2、說出體循環和肺循環的過程,并能概述血液循環的路徑。 能力目標: 1、通過組織學生自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自我探究的能力; 2、通過歸納總結,培養學生的比較、分析、判斷等思維能力; 3、通過多媒體的輔助,訓練學生細致觀察的能力。 情感目標: 1、認識到生命的奇妙,樹立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觀點。 2、認同體育鍛煉對心
人體的血液循環,蘇教版七下,生物,10.2,人體,血液循環,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人體內的氣體交換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人體內的氣體交換是蘇教版七年級(下)第十章第四節的內容,包括肺泡內氣體交換和組織里的氣體交換兩個過程,既是上節內容肺與外界氣體交換的深化,又是學習下節內容人體內的能量供給的基礎.氣體交換的原理是氣體擴散作用,這三項內容都抽象微觀。教學中,借助血液循環知識,加上動畫演示等直觀教學手段,來學習肺泡內氣體交換和組織里的氣體交換兩個過程。 二、教學目標: 1、探究
人體內的氣體交換,蘇教版七下,生物,10.4,人體內,氣體,交換,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第四節 人體內的氣體交換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七年級下冊蘇教版第10章第4節人體內的氣體交換,主要概述肺泡內的氣體交換過程及組織里的氣體交換過程。氣體交換是人體呼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人體內的氣體交換,為進一步學習人體內的能量供給奠定基礎。 學情分析 本節內容理論性強,由于七年級學生缺乏相應的物理、化學知識,因此,對氣體交換的原理難以理解。所以通過舉出一些生活中常見的氣體擴散的例子、視頻及實物演
人體內的氣體交換,蘇教版七下,生物,10.4,人體內,氣體,交換,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人體內的氣體交換 一、教材分析: 人體內的氣體交換是蘇教版七年級(下)第十章第四節的內容,包括肺泡內氣體交換和組織里的氣體交換兩個過程,既是上節內容肺與外界氣體交換的深化,又是學習下節內容人體內的能量供給的基礎.氣體交換的原理是氣體擴散作用,這三項內容都抽象微觀。教學中,借助血液循環知識,加上動畫演示等直觀教學手段,來學習肺泡內氣體交換和組織里的氣體交換兩個過程。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
人體內的氣體交換,蘇教版七下,生物,10.4,人體內,氣體,交換,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人體的血液循環 第三課時 鞏固復習課 血液循環是七年級下冊的重難點。本節課是在學習了血管和心臟的結構,以及血液循環的路徑這些知識之后,以學生為主體,圍繞血液循環的路徑和動脈血、靜脈血的變化,設計了一系列的教學活動,以期達到幫助學生理解并記憶整個知識體系的效果。 課堂的第一部分,是“演”。學生分角色扮演,演繹心臟和血管的結構,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表演體循環和肺循環的路徑,以及動脈血、靜脈血的變化
人體的血液循環,蘇教版七下,生物,10.2,人體,血液循環,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生物)(蘇教版)(七年級下冊) 第十章 人體內的物質運輸和能量供給 10.4人體內的氣體交換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概述肺泡內的氣體交換過程。 概述組織里的氣體交換過程。 2、能力目標:通過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 通過自主閱讀,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培養學生參與
人體內的氣體交換,蘇教版七下,生物,10.4,人體內,氣體,交換,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第五節 人體能量的供給教案 一、教學目標: 知識性目標: 1、說明人體內能量的供給。 2、說出體溫的概念及其變化對人體的影響。 技能目標: 學會測量自己和他人的體溫。 情感目標: 關注人體的身體健康。 二、教學難點: 說出人體內能量供給的過程。 三、課時安排: 1課時 四、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口腔用體溫計或腋窩用體溫計。 2、教師準備:實習“測量體溫”用的脫脂棉,體
人體能量的供給,蘇教版七下,生物,10.5,人體,能量,供給,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第二節 人體廢物的排出 教學目標 1.概述尿液的形成過程和排出過程。 2.描述人體內廢物排出的其他途徑及其主要排泄物。 3.關注人體排出廢物的處理。 教學重點 1、尿的形成和排出。 2、排泄的途徑 教學難點 尿的形成過程。 教學方法 討論,引導探究法 教學過程 1 復習腎單位結構模式圖,學生辨認結構名稱。 2 問題導入:成年人一晝夜產生的原尿約為150L,而每天的尿液量公為115L。這是為什么
人體廢物的排出,蘇教版七下,生物,11.2,人體,廢物,排出,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第4單元 第十章 人體內的物質運輸和能量供給 第五節 人體能量的供給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說明人體生命活動所需能量來自細胞中有機物的氧化分解。 2、說出體溫變化對人體的影響及維持體溫恒定的重要性。 【能力目標】 嘗試測量自己和他人的體溫。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關注自身和他人的健康。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說明人體內能量供給的過程。 【難點】 1、說明人體內能量供給的過程
人體內的氣體交換,蘇教版七下,生物,10.4,人體內,氣體,交換,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人體能量的供給”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說明人體生命活動所需要能量來自細胞中有機物的氧化分解。 、說出體溫變化對人體的影響及維持體溫恒定的重要性。 技能目標: 、學會測量自己或他人的體溫。 、通過分析資料與小組討論,提高收集信息,分析問題及表達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標: 、關注人體的身體健康。 、樹立良好的飲食觀念和飲食習慣。 教學用具: 口腔用體溫計或腋窩用體溫計及相
人體能量的供給,蘇教版七下,生物,10.5,人體,能量,供給,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第四節 人體內的氣體交換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七年級下冊蘇教版第10章第4節人體內的氣體交換,主要概述肺泡內的氣體交換過程及組織里的氣體交換過程。氣體交換是人體呼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人體內的氣體交換,為進一步學習人體內的能量供給奠定基礎。 學情分析 本節內容理論性強,由于七年級學生缺乏相應的物理、化學知識,因此,對氣體交換的原理難以理解。所以通過舉出一些生活中常見的氣體擴散的例子、視頻及實物演
人體內的氣體交換,蘇教版七下,生物,10.4,人體內,氣體,交換,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人體內的氣體交換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氣體交換是人體呼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學生學習血液循環時理解動脈血和靜脈血的基礎,明確靜脈血和動脈血的轉變原因,并為進一步學習人體的能量供給奠定基礎。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說出肺泡內的氣體交換過程,說出組織里的氣體交換過程 能力目標:通過“驗證人體呼吸時產生二氧化碳”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通過觀察氣體擴散作用實驗,培養學生分
人體和外界環境的氣體交換,蘇教版七下,生物,10.3,人體,外界,環境,氣體,交換,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第五節 人體能量的供給 教材分析: 本節教學主要內容是進一步理解人體內物質的運輸和能量的供給。學生學習了人體內能量代謝的過程,才能深刻地理解前面學習過的人體的營養供給,人體內物質的運輸,人體的呼吸等內容。針對此年齡階段學生思維活躍,有強烈的問題意識和探究欲望,喜歡動手、善于發現的特點,設計了游戲搶答的形式和三個探究活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
人體的血液循環,蘇教版七下,生物,10.2,人體,血液循環,教案,陳老師,公開,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