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美術保護珍稀野生動物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通過活動使學生認識我國幾種珍稀野生動物,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和生存狀況。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根據收集的材料和野生動物的分布,制作出小畫冊或分布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懂得愛護環境保護動物的重要性和責任感,使學生關注生活,熱愛生活。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制作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人教版三下美術第19課,保護珍稀野生動物-教案姜老師公開課教學設計,人教版三下,美術,19,保護,珍稀,野生動物,教案,師公,開課,教學,設計
會演戲的玩具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運用折、剪、貼、畫等方法設計制作幾個生動形象的玩具。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過程與方法學習設計制作會演戲的玩具。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折折、剪剪、貼貼、畫畫、做做、演演中感受創作的樂趣,體會集體活動的快樂。 教學重點: 運用折、剪、貼、畫等方法設計制作玩具。 教學難點: 造型的生動變化。 教學過程:
人教版三下美術第17課,會“演戲”的玩具-教案曹老師公開課教學設計,人教版三下,美術,17,演戲,玩具,教案,師公,開課,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 課題:我們班級的標志 學習領域:設計.應用 課時:1課時 教材分析:本課的教學對象是三年級的學生他們平時在生活中接觸過很多標志,但并沒有因此而產生明確的概念因此這節課的開展十分必要標志是實用性很強的設計藝術,需要全面的知識技能和創造思維,要想讓學生在短時間內設計出標志是一件很難的事,因此本課應該利用大量圖例,使學生了解標志形象簡潔、手法概括,表達以象征為主的思路,從而啟發學
人教版三下美術第15課,我們班級的標志-教案鄭老師公開課教學設計,人教版三下,美術,15,我們,班級,標志,教案,師公,開課,教學,設計
16.家鄉的橋和塔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了解各種橋和塔的結構和造型。 2.啟發學生欣賞和表現橋和塔,并添畫橋和塔周圍的景物。 3.引導學生體驗橋和塔的造型美。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了解各種橋和塔的結構和造型,體驗橋和塔的造型美。 教學難點: 橋和塔的造型表現 教學準備: 學生:搜集有關橋和塔的圖片和資料。教師:課件。 教學過程
人教版三下美術第16課,家鄉的橋和塔-教案褚老師公開課教學設計,人教版三下,美術,16,家鄉,教案,師公,開課,教學,設計
家鄉的橋和塔教學設計 【課型】造型*表現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三年級(下)P30-31第16課家鄉的橋和塔。 【教材分析】 本課教材以審美教育為核心,繪畫,工藝,欣賞并重,著力培養學生審美情趣;注重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注重思想性、知識性、實用性、趣味性相結合;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不同效果,通過看看、畫畫、做做
人教版三下美術第16課,家鄉的橋和塔-教案沈老師公開課教學設計,人教版三下,美術,16,家鄉,教案,師公,開課,教學,設計
課 題 家鄉的橋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橋的結構特點,感知橋的造型美。 能力目標:描述橋的美,嘗試設計表現家鄉的橋。 情感目標:感受家鄉的橋文化和歷史,了解家鄉的發展和變化,增進愛家鄉的情感。 教學重點 感受橋的美,嘗試用泥表現家鄉的橋。 教學難點 如何用泥制作一個造型美觀的橋。 教學方法 欣賞比較、小組合作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一、師生談
人教版三下美術第16課,家鄉的橋和塔-教案陳老師公開課教學設計,人教版三下,美術,16,家鄉,教案,陳老師,公開,教學,設計
家鄉的橋和塔教學設計 課題: 家鄉的橋和塔 科目:美 術 教學對象:三年級 課時:一課時 教材分析 本課為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小學美術三年級下冊第16課家鄉的橋和塔,這節課是小學 美術造型表現的一個完美體現,同時也是對學生藝術情感教育的延伸與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通過學習這課,讓學生了解各處的橋和塔,并要求學生畫自己喜歡的建
人教版三下美術第16課,家鄉的橋和塔-教案馮老師公開課教學設計,人教版三下,美術,16,家鄉,教案,師公,開課,教學,設計
家鄉的橋和塔 課型:造型、表現 課時:2課時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了解各種橋和塔的結構和造型。 2、啟發學生欣賞和表現橋和塔,并添畫橋和塔周圍的景物。 3、引導學生體驗橋和塔的造型美。 教學重點:讓學生了解各種橋和塔的結構和造型,體驗橋和塔的造型美。 教學難點:橋和塔的造型表現 教學準備: 學生:油畫棒、水彩筆、水粉顏料、有關橋和塔的圖片和資料。 教師:范例課件、學生作
人教版三下美術第16課,家鄉的橋和塔-教案秦老師公開課教學設計,人教版三下,美術,16,家鄉,教案,師公,開課,教學,設計
會“演戲”的玩具教案 會“演戲”的玩具 教學目標: 1、感受民間傳統文化的內涵,了解木偶、皮影等玩偶“演戲”的藝術形式。 2、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過程與方法學習設計制作會演戲的玩具。 3、能夠制作會演戲的玩具,感受“演戲”帶來的喜悅。鍛煉自身的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 激發對美
人教版三下美術第17課,會“演戲”的玩具-教案何老師公開課教學設計,人教版三下,美術,17,演戲,玩具,教案,師公,開課,教學,設計
人教版三年級美術下冊家鄉的橋和塔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人教版三年級美術下冊第16課。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了解各種橋和塔的結構和造型。 2、啟發學生欣賞和表現橋和塔,并添畫橋和塔周圍的景物。 3、引導學生體驗橋和塔的造型美。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了解各種橋和塔的結構和造型,體驗橋和塔的造型美。 教學難點: 橋和塔的造型表現。 教學準備: 學生:油畫棒、水彩筆、水粉顏
人教版三下美術第16課,家鄉的橋和塔-教案韓老師公開課教學設計,人教版三下,美術,16,家鄉,教案,師公,開課,教學,設計
集體備課表(藝體) 年級 三年級 學科 美術 主備人 時間 二次 備課人 備課長簽名 教研組長簽名 教導處意見 課 時 授課 類型 造型表現 課題 名稱 第十五課 我們班級的標志 修改意見 教學目標 1、 基本了解標志及標志的作用與價值 2、初步掌握標志設計的基本方法 3、嘗試體驗主題性
人教版三下美術第15課,我們班級的標志-教案吳老師公開課教學設計,人教版三下,美術,15,我們,班級,標志,教案,師公,開課,教學,設計
17、會“演戲”的玩具 學習領域:設計應用 教學目標: 知識與目標:了解木偶、皮影等玩偶“演戲”的藝術形式,學會簡單的玩偶制作方法,并能制作會“演戲”的玩具。 過程與方法:運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制作方法,設計、制作有趣的玩具,并能用自己制作的玩具進行表演。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民間傳統文化,開闊視野,珍視優秀的傳統民間藝術,體驗探究的愉悅及“演戲”帶來的成就感。 教學重難點: 教學
人教版三下美術第17課,會“演戲”的玩具-教案張老師公開課教學設計,人教版三下,美術,17,演戲,玩具,教案,師公,開課,教學,設計
2013年人教課標版三年級下冊第14課 立體的畫面 教材分析: 立體的畫面這一課,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美術三年級下冊的第14課,屬于“造型.表現”的學習領域。讓學生在興趣的帶領下積極主動參與教學,并通過操作練習,使學生在體驗和感悟的過程中,從而掌握特殊的浮雕技法,體會雕刻與繪畫結合產生的不同的立體畫面。是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開闊視野,提高審美能力,體會創作
人教版三下美術第14課,立體的畫面-教案屈老師公開課教學設計,人教版三下,美術,14,立體,畫面,教案,師公,開課,教學,設計
第十六課家鄉的橋和塔 第二課時 課 題 家鄉的橋和塔 課時 2課時 年級 三年級 冊數與版本 人教版下冊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了解貴州各種橋造型與歷史。 過程與方法目標:啟發學生欣賞和用多種藝術形式表現橋和塔,并添畫橋和塔周圍的景物。 情感與態度目標: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設計能力,激發學生熱愛家鄉
人教版三下美術第16課,家鄉的橋和塔-教案楊老師公開課教學設計,人教版三下,美術,16,家鄉,教案,師公,開課,教學,設計
會“演戲”的玩具教學設計 (綜合探索) 一、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應盡量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有條件的學校,教師課前可以組織學生通過上網查找,將偶戲的形象和資料下載,并在班里展示,引發學習興趣。 二、教材分析 本課屬于“綜合探索”學習領域,通過本課學習,了解偶戲的發展歷史、豐富多彩的表演形態和千變萬化的人物造型
人教版三下美術第17課,會“演戲”的玩具-教案華老師公開課教學設計,人教版三下,美術,17,演戲,玩具,教案,師公,開課,教學,設計
學科 美術 年級 三年級 主備人 使用人 三年級 課題 16、家鄉的橋和塔 課型 新授 教學 目標 1、指導學生了解各種橋和塔的結構和造型。 2、啟發學生欣賞和表現橋和塔,并添畫橋和塔周圍的景物。 3、引導學生體驗橋和塔的造型美。 教學 重點 指導學生了解各種橋和塔的結構和造型,體驗橋和塔的造型美。 教學 難點 橋和塔的造型表現 教學 方法 談話
人教版三下美術第16課,家鄉的橋和塔-教案蔣老師公開課教學設計,人教版三下,美術,16,家鄉,教案,師公,開課,教學,設計
三年級下冊15課我們班級的標志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了解標志設計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初步學會用象征的方法設計帶有班級特色的標志。2.欣賞標志設計作品,嘗試用繪畫的方法設計出新穎的班級標志 3.感受標志設計的獨特藝術性,養成熱愛集體、熱愛生活、勤于思考、善于創新的思想品質。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設計出各種帶有班級象征意義的標志。 教學難點: 大膽表現自己獨特的想法;能表現
人教版三下美術第15課,我們班級的標志-教案王老師公開課教學設計,人教版三下,美術,15,我們,班級,標志,教案,師公,開課,教學,設計
課 題:仿銅浮雕 課 型:造型表現 時 間:40分鐘 版 本:人教版三年級美術下冊 教學思路: 本課的設計是在一年級下冊第十三、第十四課的基礎上結合三年級下冊第十四課立體的畫面里的教學內容進行的拓展性教學。通過摸一摸,猜猜看制造懸念讓孩子們從觸覺到視覺感受浮雕特有的藝術表現魅力。利用新型材料粘土來揉、搓、捏、壓、刻等藝術手法表現出浮雕前后層次、凹凸的畫面
人教版三下美術第14課,立體的畫面-教案舒老師公開課教學設計,人教版三下,美術,14,立體,畫面,教案,師公,開課,教學,設計
14、立體的畫面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立體紙藝以及浮雕的藝術特點和方法。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運用身邊的紙或彩泥作為材料,將其加工成立體畫面。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美,并用自己雙手美化生活的情趣,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能用紙或彩泥塑進行浮雕的創作。 教學難點:能運用不同的表現方法來制作。 學情分析: 本課選擇了立體畫面作
人教版三下美術第14課,立體的畫面-教案趙老師公開課教學設計,人教版三下,美術,14,立體,畫面,教案,師公,開課,教學,設計
人教版三年級美術下冊 第十四課 立體的畫面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立體畫面以及浮雕的藝術特點和方法。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運用身邊的彩泥作為材料,將其加工成立體畫面。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美,并用自己雙手美化生活的情趣,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教學重難點: 能運用不同的表現方法通過彩泥來塑型,進行浮雕的創作。 教學策略: 本課選擇了立
人教版三下美術第14課,立體的畫面-教案熊老師公開課教學設計,人教版三下,美術,14,立體,畫面,教案,師公,開課,教學,設計